发布时间:2008-09-0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近日,记者走进浙江省龙泉市龙渊镇龙渊街道竹坑村,看到许多村民都忙着做代料黑木耳,村民们告诉记者,他们现在靠着栽培黑木耳走上了致富路。<BR> 在村民游培飞家里,记者看到男男女女30多人围在一起在做代料黑木耳。游培飞告诉记者,今年他家要做8000多袋黑木耳,所以他们从早上7时就开始忙开了,一直要忙到下午5时左右才能收工,然后再把这些黑木耳菌棒放到特制的蒸箱里蒸上4天4夜。工作期间,村民们还不忘交流栽培黑木耳的经验,他们说,现在他们串门聊天也是聊栽培黑木耳的话题。
是什么使竹坑村村民都纷纷栽培起黑木耳呢?游培飞用他自己的事例作了回答。去年,他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栽培了10000袋硬质黑木耳,因为是初次栽培,这10000袋给他们家带来了15000元左右的盈利,比起获益最多的同村人的10000袋能赚45000元左右他家算是收获较少的农户了。经过初次尝试,他获得了不少经验,于是在今年冬季的软质黑木耳栽培中,他家决定将规模扩大到30000袋。因为现在有了栽培经验,并且软质黑木耳比硬质黑木耳价格高销路好,他相信他家今年的黑木耳将会有较好的收成。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市农业局的食用菌专家曾多次下乡送技术到竹坑村,村民从中学到了不少技术。据了解,去年竹坑村有80%的村民都栽培黑木耳,到今年下半年全村已有90%村民加入了这个行列中,成了名符其实的“黑木耳村”。
编辑:皮皮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