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2岁菇农姚平生将其毕生收集、驯化并筛选出的23份野生优质香菇种质资源,无偿捐赠给浙江庆元县食用菌产业中心。这也是该中心自2023年以来首次接收民间捐赠的种质资源。
作为庆元县秋平真菌研究所负责人,姚平生与香菇打了一辈子交道。自1986年从事段木香菇栽培起步,到2008年毅然转向野生香菇人工驯化,他的职业生涯几乎贯穿了庆元香菇产业发展的整个历程。
“那时野生香菇非常难找,有时候七八个人上山一整天,只能找到两三个。”姚平生说,为了搜集优质种质资源,他曾以每天120元的工资雇人一同进山,踏遍浙江、福建、江西等多地山林。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筛选,姚平生最终从四五百个野生香菇品种中成功选育出23个香味浓郁、产量稳定的优良品种。这些品种在湖北恩施等高海拔低温地区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产量高得惊人,一棵树上能长出几千甚至上万个香菇”,他欣慰地说。
如今,因年岁增长且子女未接续事业,姚平生毅然决定将这些珍贵的种质资源无偿捐赠。在他眼中,庆元县食用菌产业中心保存条件好、推广面广,交给他们才能真正发挥价值,造福更多菇农。
据悉,庆元县食用菌产业中心建设有省级食用菌种质资源库,采用斜面低温保藏法及超低温液氮保藏法进行菌种保藏。该中心拥有数十台低温保藏箱及液氮保藏罐,斜面低温保藏法能保藏半年,而超低温液氮保藏法能保藏15年。
庆元县食用菌产业中心技术研究科工作人员杨应昆表示:“我们将对这批珍贵菌种进行系统纯化、鉴定和评价,开展出菇试验,确保其有效保存和长久利用。同时,将其与现有种质资源进行比较试验研究,挖掘其独特优势和应用潜力。”
目前,庆元县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已保存各类种质资源2000多份,其中香菇种质资源600余份。该资源库通过野外采集、省市主栽品种征集、全国范围种质资源引进等多途径持续扩增资源储备,为后续杂交育种、良种选育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