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二期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与菌种检验培训班”在北京顺利开班。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副会长、食用菌产业分会会长李昊,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乡村社会事业培训中心副主任董倩倩,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张瑞颖等嘉宾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全国食用菌行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基层专家、高校教师、企业负责人等4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
李昊会长在开班致辞中指出,菌种是食用菌产业的“芯片”,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量、品质与产业安全。当前,我国食用菌菌种生产仍面临技术标准不统一、检验检测能力不足、优质种源依赖进口等问题,亟需通过系统性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本次培训旨在加强学员的技术水平和实操能力,推动行业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董倩倩主任在讲话中强调,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而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食用菌作为特色产业,营养丰富、效益良好,发展前景广阔。菌种生产对技术要求极高,尤其在保藏、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菌种质量直接影响生产效益。她表示,与食用菌产业分会合作开展本次培训,有助于学员系统掌握菌种生产与质量检验技术,拓宽视野,助力产业提质增效,推动菌业科技自立自强。
据悉,本次培训为期三天,采用“理论+实操+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特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张瑞颖研究员、邬向丽副研究员,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李守勉教授等多位专家,围绕国内外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政策法规、菌种选育与专利申请、保藏技术、生产工艺、质量检测及珍稀食用菌菌种选育关键技术等内容展开系统讲授,为学员构建全面知识体系和交流平台。
当前,我国食用菌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提升从业人员菌种技术水平,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已于今年9月成功举办首期培训班,吸引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80余名学员参与。通过三天系统学习与深入研讨,学员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实现显著提升,培训成效获得行业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