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9-0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为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健康、规范、有序发展,进一步推动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市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巴中市确立了“大力培育,全面发展,逐步规范”的工作思路,加大农村经纪人培训力度,构建多元农村市场主体,培育发展农村经济组织。
一是以培训农村经纪人为抓手,夯实农村经济组织基础。结合该市农村经纪人发展特点,组建培训机构,分类分批开展对农村经纪人的执业培训。对刚踏入经纪行业的农村经纪人培训,主要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经纪业务知识和经营技能;对已取得经纪人资格的农村经纪人培训,侧重于引导他们牢固树立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观念,鼓励他们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与竞争。截止8月底,全市共举办农村经纪人培训班16期,培训农村经纪人1531人,对246名农村经纪人颁发了营业执照,引导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8个,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二是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依托,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全市工商系统根据该市经济特点、产业结构,有重点地培育和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全市已经初步形成了大棚蔬菜、无公害水果、高山板栗、绿色食用菌、优质稻谷等特色产业集群。通江县工商局结合当地食用菌品种多、产量大的特点,加大对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的农户培训力度,逐步树立营销理念,引导原“田坝乡食用菌协会”成立了“田坝乡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促进一家一户经营向专业合作社统一对外经营的转变。入会社员达到1300户,原材料配送、技术指导等服务延伸到了陕西省镇巴县和达州万源市,从事食用菌营销的农村经纪人已达120余人,经纪人和菌农以订单的方式进行种植和销售,上半年产值达31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90元,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三是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农村经纪人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中介服务。他们外连市场和龙头企业,内接农户,通过签订合同订单的形式,让千家万户按市场需求生产,通过农村经纪人在农户与市场间铺路搭桥,穿针引线的中介作用,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从而把农户引入市场,带领农民自觉地有目的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实现“调整有路,心中有数,产后无忧,实现增收”的目的。巴州区渔溪乡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特别是“川明参”品质好、药效高,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因缺乏正确引导,该乡的中药材产业进一步发展遇到了瓶颈,该区政府指导该乡成立了渔溪中药材种植协会,将有一定经济头脑、能经营、懂管理、较有号召力的人推选为协会负责人,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以服务兴会、民主办会、事业强会的思路,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新技术信息交流等活动。以巴中市渔溪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成功注册“川明参”、“渔九牌”商标,为做大做强渔溪中药材产业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今,巴中市渔溪中药材协会共有250多名会员,通过协会把中药材源源不断地向外地市场输出,销出药材400多吨,实现产值540万元。
四是以主动服务为切入点,优化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环境。首先加大政策扶持,降低准入条件。对申请注册个体农副产品专业经纪人和农业合作社组织免收一切行政收费。开辟“绿色通道”,放宽农村经纪人的市场准入条件,在一个工作日内为他们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其次是及时发布农副产品信息。利用互联网对外发布本地农副产品信息,并将获取的信息及时反馈农村经纪人或经纪组织。各地利用互联网发布农副产品信息21条,帮助农村经纪人销售本地特色农副产品100余吨。南江县在元潭乡字库村开展的“红盾助农心连心”活动,先后指导该村组建了南江黄羊光彩互助专业合作社、兴隆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和南江黄羊、生猪、蘑菇、果蔬四个农民专业协会,指导农户与龙头企业签订农业订单1830份。为方便农民购买到放心农资和日常生活用品,还在该村指导建立了“邦力达”农资连锁示范店和成华超市字库便民店,方便了临近5个村12个社上千户农户生产、生活消费。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今年5月,县政府指导该村集中土地150亩,农民以现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生产资料入股,注册资金50万元成立了南江字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农民既是公司股东,又参与公司经营成为公司员工。目前,该村已发展稻田蘑菇50亩、优质蔬菜100亩、饲养黄羊2500余只、生猪800余头,预计年底可实现产值260余万元。
编辑:皮皮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