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9-2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成了挂在山东邹城菇农嘴边的常用话。目前,邹城年产鲜菇7万多吨,产值7亿多元,先后荣获“全国食用菌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山东省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市”等称号。
填补国内空白
“市里承担的省良种工程项目研究填补了两项国内空白。”邹城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日,受山东省科技厅委托,济宁市科技局、邹城市科技局在济南组织有关专家对市食用菌协会、市天绿园菇业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褐色蘑菇新品种选育与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开发”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经鉴定委员会评审,该项目填补两项国内空白,整体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近年来,邹城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开发,高效益运行”的原则,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加速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来培植,不断加强引导,强化技术服务,深入扎实地开展了“省级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市”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项目区建立了褐色蘑菇标准化基地3处,发展专业村100多个,年产量达560吨,出口创汇300万美元,菇农人均增收8000元。”提起这些数字,邹城市农业局副局长陈长青娓娓道来。
塌陷地里长成的大产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短短三四年的时间就发展为“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的邹城市平阳寺镇,一些蘑菇加工厂还是建在采煤塌陷地上。
为了治理塌陷地,邹城科技部门近年来邀请省内外的农业专家进行论证,对塌陷地治理的多种技术方案进行科技立项支持。邹城按照“区域化发展、良种化布局”的思路,探索利用塌陷地发展食用菌的模式,建设高标准层架式立体种植菇棚1000多个,总面积达到260多万平方米、利用平原农田林网发展林下种植的模式,林下种植面积达到180万平方米;利用山洞周年标准化栽培的成功经验,建立了立体栽培面积1万平方米的常年栽培基地。
近年来,邹城投入巨资培植食用菌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了研发、制种、智能化生产、加工、销售、出口、废料综合利用等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如今,邹城已发展各类食用菌开发基地200多处,发展食用菌专业村100多个、专业户5000多户,各类规模菇棚8000多个。目前邹城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560万平方米,年产鲜菇7万多吨,产值7亿多元。(孙东辉)
编辑:碣石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