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0-2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近年来,山东省梁山县通过依法进行土地合理流转,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吸纳外来资金流入的“三项”举措,推进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良性互动,取得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丰收。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的惠农政策,更让农民打心眼里拥护和欢迎。刘集村农民刘大河告诉笔者,“俺家有承包地6亩,全部转包给本地的农业种植公司,公司每年每亩给400公斤小麦,各项政策补贴也全交给农户。现在,俺可以放心在外打工挣钱了。”
依法进行土地合理流转。该县鼓励农户依法采取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引导农户以互换形式使土地相对集中,采取转包及其他符合法律法规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发展生态高效农业。鼓励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按照产业布局规划,集中连片开发农户流转的土地,以规模化、集约化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拳铺镇李明武成立梁山美联果业公司,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使用权130余亩,创立林果瓜菜高效间作套种模式。今年,韩国梨和大蒜、西瓜、大豆三种三收喜获丰收,每亩收入2400多元。公司还安排农民务工,不仅使农民既有工资性收入,又有流转土地的租赁费收入,农民增加了实惠。
组织剩余劳动力流出。该县十分重视劳务输出工作,县里建立了人才交流中心,在14个乡镇都成立了劳动保障所,引导农民跳出土地增收入、外出务工求发展。他们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吸纳从业人员近8万人;加强技能培训,组织农民工有序外出务工,今年达12万余人。针对劳务人员整体缺乏职业技能的现状,大力实施“阳光工程”,与社会办学机构联合开设了电工、电焊、汽车维修等16个专业,先后培训学员3万余人次,培训后人员的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吸纳外来资金流入。目前,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涌向农村,带来了资金、技术和项目,通过租赁、承包、合伙经营等形式投身农业综合开发,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许多在外务工有成的农民也回乡创业建厂,目前,该县已有10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办600多个企业,吸纳当地农民就业;同时,该县还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地客商投资领办农业龙头企业。梁山县馆驿镇引资2500万元,创办了荣善菌业公司,带动全镇种植食用菌面积达到1100亩的规模,食用菌农业龙头企业项目5家,食用菌产业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5000多人,为群众增产致富架起了一道新的桥梁。(李继保)
编辑:碣石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