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8-1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编者按:平菇,是我国食用菌产业中投料量最大、产量最多、从业人数最广的主导品种,山东等地的平菇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的40%以上,绝大多数的菇农从事食用菌生产,就是从平菇开始的。但因其产品多为鲜销,受地理位置、居民消费能力等条件制约,平菇价格一直偏低,“脱贫容易致富难”就是菇农对平菇生产的真实总结。
但是,价格一直偏低的平菇,从2008年至今,非但没有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其价格反而一路上涨, 2008秋季,鲜菇由每千克5元左右开始,最高涨至8元左右,至2009年的7月份,仍保持7元左右的坚挺价位,生产者的效益得到了阶段性的、大幅度提高。
但是,仅仅依靠市场暂时或阶段性的高价位来实现效益,这种思维是要不得的,因此,必须从提高栽培技术入手,踏踏实实进行管理,提高产量,才是应对市场、保证效益的科学态度。
平菇栽培原料的选择及处理
原料选择及处理原则:就地取材、科学处理。
1原料品种及其特点:
棉籽壳:资源较丰富;质地偏硬,做基料通透性好;碳氮比较为合适;适于生料、发酵料以及熟料栽培,产量较稳定;为平菇栽培首选原料;配方简单。问题:价格偏高,今年约在900~1100元(吨价,下同),较去年同期略降。
玉米芯:资源较丰富;尽管碳氮比较高,但可以调配;通透性较好;尤其第一、二潮产量相对理想;问题:不适宜生料栽培;配料时应加大氮素;价格偏高,一般约在400~600元。
豆秸:资源较少,仅限于东北等地数量较大;碳氮比偏低,可与玉米芯等高碳原料配合使用;菌丝长势好,产量稳定;一些地区将之作为牛羊的上好饲料,故价格不稳定,一般粉碎前约为400元左右。
糠醛渣:靠近木糖醇工厂的,可使用该种原料,应与颗粒较大的原料配合使用;碳氮比较高,应适当调配;价格很低,有的企业将之作为垃圾或者燃料。
中药渣:近两年经过试验,该原料栽培平菇的效果较好,但是,因中药原料的颗粒、质地等不同,很难用一个“中药渣”来包括所有,所以,应根据具体中药原料,加以调配。
此外还有棉秆粉等秸秆以及酒糟、木糖渣等工业原料,在就地取材原则指导下,均可作为原料使用,只要按照“基料营养全面、均衡”的原则,适当调整配方即可。
2、基料处理:
棉籽壳:生料、熟料、发酵料栽培均可,但由于发酵期间会损失一些营养物质等原因,故提倡生料栽培。
秸秆类:必经发酵方可播种,否则应熟料栽培,生料播种的烧菌概率较高,故不可取。如玉米芯等秸秆原料应经晒后粉碎,又如棉秆,该秸秆的粉碎须两道工序,即先行切碎至1~2厘米长,再行粉碎到木屑大小,由于其外皮部柔韧性较强,故单纯的粉碎效果不好,试验证明:该种原料的利用效果要优于一般木屑或秸秆。
工业废料类原料如酒糟、木糖渣等,最好将之晾晒,或晒干后再用,一方面是为了去除废气及有害物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最大限度降低酸度,方便应用。中药渣必须晾晒处理,如急用,在最大含水率在40%左右时可用,一般情况下,应予晒干贮存。
沼渣类原料,可鲜用,尤其在与秸秆类原料配合使用时,可直接拌料后发酵处理,但应注意防止厌氧发酵。
3、几点注意事项:
3.1基料堆酵处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研发的一种技术,当时针对发菌慢、污染率高、病虫害严重三大问题而研究、推广的发酵技术,堆酵处理的基料的确表现为发菌快、成功率高;但是,堆酵过程中,基料产生大量生物热,其能源的绝大部分均来自基料自身,就是说,基料堆酵的过程,也是一个基料自身营养大量流失的过程,因此,对后期产菇势必产生不利影响。经试验,使用棉籽壳原料时,采用熟料制袋或生料直接播种发菌是最佳解决办法。
3.2生料装袋播种后,菌种的萌发、菌丝的发展,势必在菌袋内产生生物热,尤其在高温季节的6~8月份(夏季出菇或早秋出菇)发菌,极易发生“烧菌”现象,一旦菌袋内达到42℃,则已形成烧菌,该菌袋则无出菇的可能了,即使在12~2月的低温季节为了保温,而忽视了散热和通气,将菌袋码高数层,甚者覆盖塑膜及保温被之类,任其自然,同样可以发生烧菌的后果。
3.3使用中药渣原料时,应首先确认中药配伍中没有有毒药材,笔者数次试验中采用的是生产保健类成药的中药废渣。
曹德宾 /文
编辑:LQ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