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9-0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雷向东)近年来,遵化市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揽子优惠政策,力促产业发展,如今当地已有6万多人从事食用菌生产,食用菌产业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聚宝盆”。
针对菇农创业之初“缺资金、缺技术”的难题,这市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每建一个食用菌大棚根据建设规模及品种分别给予1500元和1万元的奖励补助,并可获得1至5万元的小额贷款,目前已累计发放贷款5000多万元;投入巨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千多万元帮助农户解决了水、电、路等问题;依托食用菌技术培训中心等机构,定期对菇农开展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民达4万人次以上;2003年投资230万元成立了上联国家部委、省市,下连乡镇、村户、龙头企业的农业信息中心,专门建立“北方食用菌网”,为养菇农户建起了技术和销售的信息传播平台;市、乡镇两级成立了食用菌协会,重点村建起了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功能齐全的科技推广网络,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食用菌最新科技成果。
为进一步促农增收,这市在延伸产业链条上做足文章。实施“龙企富民”战略,吸引民间资本注入食用菌产业,先后成立了平安食品有限公司和美客多食品集团等20多个食用菌加工企业,年加工食用菌5万多吨,消化全市总产量的60%以上。为摆脱资源约束的瓶颈,保证产业稳定发展,这市坚持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产业发展,以农作物秸杆开发利用为重点,积极发展双孢菇、杏孢菇生产,科学实施食用菌战略性结构调整,如今已初步形成了“秸秆—食用菌—沼气—肥料”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政策的有效扶持,带来了产业的大发展。2008年该市食用菌规模达到1.1亿棒,年产食用菌12万吨,综合产值达到8亿元,食用菌主产区农民人均收入由1994年的1600元增长到1万元,仅食用菌一项,就助农增收6500多元。
编辑:LQ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