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1-0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连日来,山东武城县老城镇南街村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人来车往,菇农们纷纷进砖进料扩建菇棚,增加食用菌生产面积。“我们现在按标准化生产食用菌,不仅质量好,产量高,而且供不应求。”正在忙着扩建菇棚的张凤水擦了一把汗,高兴地对笔者说,“瞧,这个菇棚2000平方米,年可增加收入3万元。”
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郎庆辉介绍说,随着国际农产品对质量要求的不断攀升,人们越来越重视标准化生产了。目前国际食用菌消费市场呈现出“牛市”状态,市场上最常见的平菇,农民养殖一个8分地的菇棚,一年也有5000多元的收入。
近年来,武城县质监局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用先进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对传统优势农产品进行嫁接改造、提纯复壮,并积极引进外资和国际先进标准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科技含量。从2005年开始,该局先后制定、颁布了武城县地方标准《双孢菇生产技术规程》、《双孢菇种植标准》,对双孢菇的种植、培育、采摘等生产过程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同时,为让菇农切实掌握标准化种植生产技术,该局还从培训入手,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种植第一线,切实帮助菇农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材料、现场指导等方式,推动了双孢菇标准化种植知识的普及。通过实施标准化战略,武城县培育起了一批独具地方特色的名牌拳头产品。截至目前,该县农产品商标已达60多个,“贝州牌”西瓜首家通过了全省无公害认证;“贝州牌”食用菌通过了欧盟有机食品认证,形成了具有高附加值的“品牌农业”。
在此基础上,该局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实施“农业品牌+龙头企业+基地”的农产品经营模式,培育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打造“龙型经济”,形成了“一红二白一牧”的四大强势农业支柱产业,建起了5万亩蔬菜、5万亩辣椒的区域性专业化特色生产格局。武城九发食品公司是全国知名的食用菌生产企业,该县依托“九发”这个品牌的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将食用菌产业做大,全县食用菌种植面积在短短5年的时间内就发展到300万平方米;依托“中国辣椒之乡”这一品牌,建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武城辣椒城,年交易量达1.25亿公斤,年交易额达10亿元。
在菇农们纷纷忙着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九发食品公司和凯运食品公司不断提高食用菌产品研发水平,产品通过了山东省首家无公害食品认证和欧盟有机食品认证,获得了产品出口欧盟的“通行证”,今后他们生产的食用菌产品可以出口到德国、英国等国的市场。凯运公司总经理嵇晓芳说:“菇市这么火,我们更得注重产品质量,更得严格按标准生产,以此实现食用菌高质量、高品位、高效益的目标。”(通讯员:王书强/中国质量新闻网)
编辑:XS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