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的沃勒亚(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建成投产。草菇“3+12”工厂化研发团队利用隧道发酵料开展了中试栽培,各项指标均符合草菇工厂化生产的要求,标志着上海草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迈出了关键一步。
研发团队通过近5年小试攻关,优化了以金针菇、鹿茸菇、杏鲍菇等木腐菌菌渣为主要原材料的草菇培养料配方,建立了培养料自动化发酵系统及装备,调整了草菇工厂化生产的核心技术参数,创立了“3+12”草菇工厂化栽培新模式。今年6月初,中试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通过近一个月的中试栽培,进一步验证了小试阶段科研成果的可行性与稳定性。
接下来,团队将聚焦以下方向,推动技术再升级:隧道发酵工艺改进——提高原料发酵效率,稳定培养料营养结构;栽培环境参数优化——结合草菇生长发育,智能调控温、光、水、气等环境参数,以提高产量、增强品质;出菇工艺全链条升级——提高草菇出菇的整齐度和商品率。
此次草菇工厂化中试基地的建成与应用,代表着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提升作用,进一步彰显了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技建院、科技强院的初衷。该工作不仅为草菇工厂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也为木腐菌生产企业提供了提质增效的新方案,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延伸产业链,提升产量和品质。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研究,推动草菇产业高质量发展。(来源: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