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2-0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近日,松山区岗子乡四大家村和新窝铺村的菇农们喜上眉梢,欢声笑语,忙得不亦乐乎,这个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小山村搞起了日光温室食用菌栽培。这里的秸秆类反季节食用菌品种好、质量优,加之适时反季节上市,鲜品供不应求。正在采摘平菇的棚户程延利喜滋滋地说,他栽培的平菇和白灵菇自上市以来,每天都有少则800元、多则3000元的收入,特别是今年又遇到罕见的旱情,温棚年纯收入8万多元是想也不敢想的。
目前,岗子乡共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3处,占地2000亩,建日光温室500栋,生产规模达1000万袋,可实现年产值650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纯收入可提高630元。
岗子乡党委、政府结合本地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及农作物秸秆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以民生为坐标,向资源要效益,变劣势为优势。为了让农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增收致富,乡党委决定将反季节食用菌栽培这一避灾型产业作为打破传统种植结构桎梏的突破口,下大力度精心培育。本着以项目区为中心逐渐延伸、整体推进的原则,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多方筹资,大力发展多品种反季节食用菌。他们抓住夏季南方及周边地区出菇量小、春节前后需求量大的有利时机,人为调节和控制出菇时间,确保食用菌能卖上好价钱。预计到年末,全乡食用菌栽培面积将达到1700亩。(赤峰日报)
编辑:XS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