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1月13日,通江县委书记范申华在诺水河镇专题调研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时提出,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把食用菌产业做得更好更强。
范申华来到到诺水河镇碧山村、梓潼坝村,深入香菇、银耳、木耳等食用菌的生产基地,与生产、经营者交谈,全面了解食用菌产业的各个环节。在碧山村,范申华察看了该村袋料香菇标准化种植基地,与香菇经营户杨斌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了碧山村香菇生产、销售等情况。
杨斌去年接种了5000袋袋料香菇,仅去年12月到现在短短两个来月就已经收获鲜香菇3000多斤,收入现金10000多元。杨斌告诉范申华,他家的香菇还可以采两次,收鲜香菇4000多斤,可以收入现金15000多元。听到这里,范申华十分高兴,他说,我们有种植香菇的传统,有知名度、有影响力,有丰富的资源,有娴熟的技术,有看好的市场,这些足以让我们不愁销路。他拍着杨斌的肩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富不算富,要全村人富那才是真正的富!你要把你掌握的先进技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和大家共同钻研,共同探讨,使食用菌产业科学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
范申华指出,食用菌产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前景广阔的好产业,要继续支持种植户把规模做大,向精深加工发展,特别是碧山村村民已经有了成功的技术,更要带头搞好食用菌产业,带动其他农户致富。范申华鼓励杨斌要走出碧山村,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勉励他“当业主、当技术人员,靠技术来吃饭。”
来到梓潼坝村,范申华查看了该村木耳、银耳生产基地。他指出,要加强科学技术攻关,培育优质菌种,解决单产过低的问题,提高银耳、木耳的单产;要搞好耳堂的标准化建设,提高木耳、银耳标准化生产程度,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生产。
范申华强调,食用菌生产需要大量的耳林资源,而耳林生长速度慢,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一定要坚持“段木银耳保品牌,袋用料品上规模”的发展方式,要处理好保护资源和开发利用的关系,做到既依山富民,又有序利用资源、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从政策上、制度上引导农民按照“坐七砍八”的办法,合理间伐耳林,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使资源能永久利用,把食用菌产业做得更好更强。
通江县副县长岳映兵随同调研。(通江政府网)
编辑:XS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