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2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1月11日至15日,通江县科技局组织有关企业负责人到福建古田考察银耳产业化建设情况,考察组通过走访古田县科技局、县食用菌产业管理局有关领导和专家,实地参观了食用菌科研单位、菌种生产厂、机械加工厂和生产基地,眼界大开、收获颇丰,受益很大。
2008年古田县食用菌总产量(鲜品)47.9万吨,产值15亿元,生产加工总产值30多亿元 (其中银耳22万吨,产值6.6亿元)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2.3%,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食用菌之都”。古田县食用菌产业经过4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形成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呈现六大特点:一是生产大众化。全县农村80%以上的农户从事食用菌产销活动,相关从业人员达30万人(全县43万人)。二是生产基地化。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在全县范围内合理布局食用菌生产,逐步形式了银耳、香菇、茶薪菇和新特珍稀菌类四大生产基地,促进了“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发展。三是生产的周年化。根据不同品种、不同温型、不同季节和不同地理位置,科学安排食用菌生产,如反季节生产、冬暖房栽培等,形成常年生产态势。四是产品结构多元化。全县已开发生产36个菌类,其中银耳、香菇、竹荪、猴头菇、茶薪菇、毛木耳、金针菇等20多个菌类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实现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系列开发转变,形成了“主栽品种规模不断扩大,珍稀菌类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成为全国开发品种最齐全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县。五是生产技术专业化。全县已形成了从原辅材料供应到科研、制种、栽培、加工、销售、机械设备、技术推广、及其各个环节的专业队伍体系,食用菌整个产业链的分工愈加精细。六是产品市场国际化。在县内形成县、乡、村村级市场营销网络,在县外开拓了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全县有3万多食用菌营销户,20多家年产值在千万元以上的营销网络不仅遍布全国各地,而且打入日本、东南亚、欧洲、美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食用菌产销率达98%以上。可以说,“哪儿有食用菌,哪儿就有古田人。”
古田县抓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化经营。二是提高产业科技水平。三是完善市场体系。四是健全服务体系。五是拓展食用菌文化内涵。(新华网巴中分频道)
编辑:XS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