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4-1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也许你见过蔬菜与小麦套种,见过蔬菜与花生套种,可是你见到过蔬菜与蘑菇套种吗?4月12日,笔者在江苏省泗阳县王集镇采访时惊奇地发现:这里的蘑菇大棚全部套种了蔬菜,每幢大棚额外增收超过了5000元。
泗阳县是我国著名的蘑菇之乡,全县16个乡镇分布着35个蘑菇生产基地,22个蘑菇生产专业合作社,全县蘑菇生产总面积超过2.05亿平方尺,其中采用砖混结构立体种植模式的9500万平方尺,年产蘑菇16万吨,总产值超过10亿元。
说起“菇菜套种”,王集镇新盟菌业有限公司蘑菇种植大户王鑫喜形于色:“俺在菇棚里套种蔬菜既是被逼出来的,也是从大学专家那里学来的。”环顾王鑫的食用菌基地,笔者看到,他的蘑菇基地约有百十来亩,建有东西走向蘑菇大棚66幢,每幢大棚的南面搭建着蔬菜大棚。
“前年蘑菇行情不好时,大伙愁得都想扒掉菇棚,幸亏省里来的专家帮俺动脑筋,在菇棚墙南的空地上种蔬菜,没想到这法子还真行。”王鑫边说边领着笔者走进一个大棚:“今年蘑菇价格上来了,蔬菜价格也不低,俺这几十个棚子种的都是豆角、菠菜和芹菜,不瞒你说,俺今年光蔬菜就能卖三四十万呢”。
那么,“菇套菜”究竟都有哪些好处?泗阳县乐口福食用菌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扬道出了其中的秘密:“菇套菜好处实在多,第一就是提高了菇房温度。”他双手比划着说:“去年秋天,我在所有的菇房边搭起日光温室蔬菜大棚,把蘑菇的南墙变成蔬菜大棚的北墙,蔬菜大棚通过门窗与菇房的空气产生对流,菇房里温度比过去高了五六度,春菇也比去年提前半个月上市,产量还高了许多。”站在菇房内,笔者明显感觉到温度比外边高,菇床上白花花的蘑菇煞是喜人。
胡扬拎着两大篮刚采的蘑菇,喜滋滋地对笔者说:“今年的春菇出得早,长得密,个儿大,价格高,每斤涨到4块多钱,‘菇套菜’救了蘑菇,还份外赚了蔬菜钱”!
正在公司考察的南京农业大学食用菌专家赵明文给我们解释了“菇套菜”实现双赢的科学原理:“菇菜套种,不仅是增加了菇房的温度,更重要的是蘑菇生长需要氧气,蔬菜生长需要二氧化碳,巧的是蔬菜每天可以产生大量的氧气供应给蘑菇,而蘑菇每天释放的二氧化碳又可以满足蔬菜生长的需要,菇菜之间实现了‘营养’互补,科学利用,对两者的产量和品质都有帮助”。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是“菇套菜”带来的又一个好处。在乐口福食用菌公司靠近生产路的86号菇菜套种大棚内,笔者看到:呈东西走向、位于蘑菇房南侧的日光温室蔬菜大棚,与双孢菇连成一体,大棚内长着五六寸高的菠菜,一片碧绿,生机盎然;十几个农民有说有笑,正在忙着采收菠菜。陪同采访的县农林局负责人指着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内的蔬菜对我们说:“你看,这些原来都是空闲地,白白浪费没有效益。现在全部被利用起来种上菠菜、芹菜等蔬菜,每个标准大棚产菜在4000公斤以上,年净增收入都在5000块钱以上,高的接近10000块钱。目前全县像这样的‘菇套菜’种植模式扩大到3200亩”。
“菇套菜”还使蘑菇的下脚料得到合理利用,成为该县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一条有效途径。卢集镇农民薛建忠是远近闻名的种菇能手,去年,薛建忠在自己的19个菇房南侧都建上了日光蔬菜温室大棚。采访时,薛建忠正在把通过特殊杀菌处理的蘑菇下脚料施入蔬菜大棚内。他欣喜地说:“蘑菇下脚料是最好的农家肥,用它来种菜,成本少,有地劲,产量还高,种出的菜可以放心吃,年后我家的芹菜在菜地就被菜贩子‘抢’个精光,每个棚子净赚5200多块钱”。 (来源: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