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7-1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5日,王先生的妻子在野外发现一种蘑菇,同行的伙伴称“这种蘑菇很鲜很好吃,自己吃过多次”。王先生的妻子“贪鲜”,便将其采回家,当天中午就炒了一盘,让家人品尝。不料一小时后,全家人出现嘴部发麻、头晕眼花等症状。他们感觉不对劲,赶紧到医院检查,果然是吃野蘑菇中毒。
市疾控中心专家对记者说,野蘑菇也称蕈类,我国目前已鉴定的毒蕈类约18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致人死亡的有10多种。毒蘑菇与食用蕈外形相似,要辨别哪些是毒蘑菇,哪些是可以吃的食用蕈非常困难,容易发生误食中毒。食用蘑菇后一旦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泪、大量出汗、烦躁不安或其它不适者,应疑似毒蘑菇中毒。
疾控专家提醒市民,夏季是蘑菇大量繁殖的季节,对不认识的野蘑菇或对是否有毒把握不大的野蘑菇,千万不要采摘食用;对过于幼小或过于老熟或过于鲜艳或已霉烂的野蘑菇,不宜采食;对于市场上卖的野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自己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蘑菇,不要轻易食用;野蘑菇洗净后,应先在沸水中煮3——5分钟,尔后再炒熟煮透。一旦发生误食毒蘑菇中毒,应立即先采用简易方法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处理,并尽快送医院诊治,同时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
如何鉴别毒蘑菇
看形状:毒蘑菇一般比较黏滑,菌盖上常沾些杂物或生长一些像补丁状的斑块,菌柄上常有菌环;无毒蘑菇很少有菌环。观颜色:毒蘑菇多呈金黄、粉红、白、黑、绿等色;无毒蘑菇多为咖啡、淡紫或灰红色。闻气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