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菌包生产车间,多台大型自动化设备在高效进行菌包的定量包装及灭菌生产。
规模巨大的自动控温车间像一个大型农场,但里面没有泥土,仅有几位员工驾驶叉车,把菌包从高达18层的菇床架上取下,随后菌包就通过自动流水线传送到出菇车间。
出菇车间内,智能加湿设备从顶层喷洒着雾化纯净水滋养菌包,每层出菇床架上的补光灯带发出的微光,为已钻出菌包的鹿茸菇补充光照。
“从拌料到养菌,菌包经过70天的培养,只需在出菇车间智能管理30天,就能采收。”贵福菌业总经理陈家平介绍,依靠智能工厂化车间,种蘑菇就像在工厂里生产零部件一样,产出的“数字蘑菇”,源源不断发往市场。
作为一家集食用菌产学研于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省级龙头企业,贵福菌业依托科技引领,将食用菌从田地里、大棚中转移到工厂内,不断促进食用菌产业向智能化、数据化、规模化、精深化方向发展。
说起工厂种植的好处,陈家平点开手机APP,菇房内温度、湿度尽在“掌”中。每个车间都可以根据蘑菇生长情况,实现光照、温度、湿度、通风等各个要素的人为控制与调节,确保每一朵蘑菇能够健康、快速地生长,实现高产、量产。
这还只是数字生产的一个环节。贵福菌业将传统种植经验转化为数字模型,让蘑菇在最合适的环境中生长。168个菇房实现轮流采摘,每天可采收新鲜食用菌36万斤,让食用菌生产告别“靠天吃饭”和淡季旺季之分。
无土栽培不仅提高了食用菌单产,还提高了品质。目前,该公司已建成无菌接种车间、净化养菌车间、食用菌研发中心等为一体的绿色企业,可实现茶树菇、羊肚菌、香菇、鹿茸菇等20多种菌棒加工生产。贵福菌业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当地2000余人从事食用菌及相关产业工作。
贵福菌业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人才建设为根本,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以工业化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目的的理念发展食用菌产业,全面推进食用菌向智能化、数据化、规模化、精深化方向发展。(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