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9-0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大学生段健杰爬下土坡,走进菇农的山洞,挑拣、称重、结账,然后背着蘑菇出洞上坡。傍晚,他将挨家挨户收来的250公斤鸡腿菇切削干净,送到5公里外的李沟乡货运站装箱打包。次日清晨,带有“苏山头鸡腿菇”标志的货箱出现在了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从8月初开始,原本只是在山东平阴县东阿镇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5名山东建筑大学学生开始了创业实践。他们不仅完成了农村调查,还解决了长久困扰当地菇农的销售问题,进而发现商机,成功组建了创业团队,做起了农产品经纪人。
苏山头村是一个只有45户、181口人的小村庄,山高沟深,地下水资源匮乏。2008年,跟随县里的推广计划,苏山头村村民在黄土坡上开凿土洞,集体种植鸡腿菇。洞里冬暖夏凉,是菌类生长的绝佳环境,全村80多个鸡腿菇种植土洞一年四季产出新鲜质优的上好鸡腿菇。由于苏山头村地处偏僻的山坳,远离鸡腿菇的集中产地,菇农只能把蘑菇卖给进村收菇的商贩。商贩收购价每公斤才1元,而在济南市区的超市里,1公斤鸡腿菇冬季能卖到七八元,夏季也在4元左右。苏山头村冬季平均每天出菇2000公斤左右,菇农守着生财的“金洞”,却只能看着每天几万元的利润流走。
7月中旬,山东建筑大学翼·纵创业协会的5名大学生在平阴进行暑期实践时,发现了当地食用菌市场价格和其他市场差别很大。工商管理专业的武林意识到这是一个商机,于是和同学们一边进行社会实践调查,一边开始了对食用菌销售市场的调查工作,经过判断,大学们锁定了济南、青岛、徐州、郑州、北京等地进行市场大“搜查”。他们通过网络、电话及实地考察,对市场需求、采购价格、品质要求、包装要求、货运要求等问题进行调查。
首先进行的是济南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食用菌加工企业的需求调查,但在济南,几十次的洽谈都没有结果。利用所学的电子商务知识,学生们在网上联系客户。终于在8月5日,社会实践团队联系到了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霍经理,在鸡腿菇等食用菌供应方面达成了共识,并且签订了采购协议。
由于成色好,价格低,发货及时,8月9日,客商需求量就从每天100公斤扩大到500余公斤,实现了苏山头村菇农食用菌销售的一次质的飞跃。学生的收购价是每斤2.3元,比菇贩贵了3角,而且他们是现场现金结款,从不拖欠,赢得了农民的信任。
鸡腿菇销量不断提高,创业团队的日盈利也已经超过了1500元,团队负责人武林开始琢磨怎么把生意做大。经过讨论,大学生们决定注册一家以“职业农民经纪人”为组织性质的公司——“翼纵商贸中心”,以此增加与客户洽谈、扩大销售的信誉保证,并减小运营风险、保证菇农利益。8月9日,名为“翼纵商贸中心”的公司正式进入了注册程序。
从8月12日开始,武林和另一名同学来到北京,对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为期4天的市场调查和拓展工作。调查发现,北京市场的食用菌销量将会在秋冬季节大幅增加。4天内,大学生们又谈妥3家客户,另外有10家客户准备在秋季收购。需求旺盛,产量充足,武林认为,日销万斤并非难事。
现如今由这个大学生团队运营的平阴县东阿镇鸡腿菇每日销量逾1000公斤,已经累积实现1万余公斤的鸡腿菇销售。
暑假即将结束,乡村土地、风雨泥泞、数据问卷、市场繁忙,4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大学生的食用菌销售创业实践项目也基本步入正轨,“翼纵商贸中心”争取到学校的创业基金的扶持,全面接手平阴鸡腿菇销往北京的业务,并在酝酿探求更大规模的商贸合作,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做好农产品经纪人。
这家目前只有5人的小公司还吸纳了一位大学毕业生就业。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