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重庆:种植茶树菇一年收入180万元

    发布时间:2010-09-2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眼下正是茶树菇错峰热销的季节,比起上个月,茶树菇的身价已从每斤6元涨到了9元。袁宗宇在綦江县三江街道圆通寺社区的防空洞菌种基地忙个不停,算算今年的销售业绩,他笑了:将有近180万揣进腰包。

        瞄准市场空缺,防空洞里种植茶树菇

        袁宗宇是綦江县横山镇人,2008年以前在重庆沙坪坝区做小本生意,收入仅够维持家庭开销。

        隔壁邻居是个福建人,靠着租用废弃的防空洞种植茶树菇发家致富。在两个人的交谈中,了解到茶树菇市场潜力巨大而且投资成本不高时,袁宗宇动了心。

        “那个时候綦江的茶树菇大部分都在外地买。”2009年春节,袁宗宇了解到綦江茶树菇市场空缺后,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家乡,在三江街道圆通寺社区两个废弃多年的防空洞里开始创业。

        “市场上的菌种每包卖到2.8元,于是我选择自己制作菌包。”袁宗宇介绍说,他请来技术顾问对工人进行培训,并在短短2个月时间里制作了20万包菌种,每包成本仅2.2元,仅此一项,就节省了成本12万元。

        茶树菇属中温型菌类,防空洞里阴暗,潮湿,温度稳定,各种条件都适合茶树菇的种植,不到2个月,第一批茶树菇开始陆续丰收了。

        没有市场的袁宗宇不等不靠,他每天带上几斤新鲜的茶树菇辗转到綦江、万盛和重庆的各大菜市场“自我推销”。由于老袁的茶树菇个大、味美,质量好,批发商都愿意订购他的茶树菇。

        8月下旬,袁宗宇卖出去了第一批200斤茶树菇,批发价为6元。随着茶树菇成长期越来越快,每天的产量从200斤提高到了800斤,多的时候甚至突破了1000斤。

        长得快卖得俏,鲜菇一年赚了180万

        “每次都是还没采摘,都被批发商提前预订了。”袁宗宇回忆说,那段时间,茶树菇的市场行情比较好,基本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于是,他在10月份新增了10万包菌种,种植规模达到了30万包。

        “防空洞菌种周期长,出菇速度快,一天可掐2-3次。”正在防空洞里采摘的工人李香告诉记者,每天凌晨3点多,她就和其他的十几个人工人一起采摘一次,下午三点多又采摘第二次。如果是丰产期,一天要采摘至少3次以上。

        据介绍,由于受到生长习性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在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季节很少有茶树菇鲜货上市,利用防空洞进行茶树菇的周年栽培后,茶树菇错峰上市时价格比往常要翻一番,干制茶树菇也可获得更多的利润。

        袁宗宇为笔者算了一笔帐:一包菌种一年四季都可出菇,每年产量大概在1.3斤左右。按照平均批发价7元计算,每包菌种毛利润可达9元,纯利在6元左右,30万包菌种就能带来180万的收入。

        目前,袁宗宇正盘算着注册自己的公司,明年将把茶树菇种植规模发展到130万包。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