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食用菌生产撑起保康县农民收入一片天

    发布时间:2010-11-1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食用菌生产是湖北省保康县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全县“六大产业”之一,是保康县传统优势项目,也是该县实现农民增收的短平快项目。近几年来,保康县食用菌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质量迅速提升,效益成倍增长。2009年,全县发展袋料香菇6000万袋,产业收入3.2亿元。目前,全县袋料香菇村发展到216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0%;菇农户数达到6349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13.9%。


    本网记者和大坪村汪子华、县菌办小杨、黄堡镇主抓食用菌副镇长等合影

      11月3日,中国食用菌商务网、食用菌市场编辑部一行三人对保康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采访。据保康县农业局向顺文局长介绍,2010年以来,该县继续落实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食用菌项目,全年对退耕区菇农发放食用菌生产机械500多台(套),兑现补贴资金50多万元,发放标准化香菇大棚骨架1600多套。同时,争取国家农业产业救灾资金80多万元,全部投入袋料食用菌生产。在多项惠农政策扶持下,全县袋料食用菌规模比2009年增长50%以上,并建设了黄堡镇大坪村、后坪镇车峰坪村、歇马镇河东村等三个20万袋以上规模的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核心示范区,成立了5个乡镇级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配套组建了200多支食用菌专业服务队。


    本网记者和农业局向局长在上海大山合保康分公司的无菌车间


    本网记者由保康菌办孟主任陪同在采访歇马镇香菇经销点负责人

      在保康县食用菌重点栽培村歇马镇羊五村,记者采访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继武。张继武介绍,羊五村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山村,通过不断尝试,全村干部群众对投资少、见效快、比较效益高的袋料香菇产业形成了共识,2010年年生产规模超过100万袋,实现收入170万元纯收入,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60%;人均纯收入2000多元,占人平纯收入的47.8%。特别是大山合公司进驻保康县后,该村积极与公司联手,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建设联户农庄式示范小区,定期请来大山合公司的技术员到村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率先在全县推广使用免割袋技术,发展订单生产,组织菇农和公司签定了产销合同,解决菇农后顾之忧。大部分菇农现已熟练掌握袋栽食用菌生产技术,四年来累计发展袋料香菇近100万袋,成功率达到95%以上。同时村里组建了服务队,实行集约化生产。村集体筹措资金对菇农购买食用菌生产机械给予补贴,并结合退耕还林发展食用菌后续产业项目的实施,组织了多个专业机械服务队,专人负责粉料、装袋、接种、消毒灭菌等环节的操作,实行菌棒生产统一化、人员分工专业化、分户管理科学化、加工销售标准化,优化整合了全村发展食用菌生产的人力物力资源,有效解决了群众分户生产单打独斗的困局,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全村食用菌的规模化发展。


    本网记者采访张继武


    本网记者与农业局向局长、食用菌合作社负责人张继武在查看刚采摘出棚的香菇

      黄堡镇大坪村有50%的人在发展食用菌生产,我们看到,村委会主任汪子华的袋料黑木耳露地栽培已见成效。袋料黑木耳栽培是保康县继袋料香菇之后将重点推广的又一项食用菌生产技术,与袋料香菇相比,后者更有发展潜力和经济优势。一是节约基础设施投入。袋料黑木耳采用露地排场出耳,不需要搭建遮阴棚和摆放架。二是省工省木材。木耳采摘后不用烘干,只需晾晒脱水就行。三是节省时间。从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养菌到排场出耳、采收结束,春栽需要4至5个月,秋栽需要5至6个月,而袋料香菇的生产周期是11个月。实验表明,保康县利用稻田排场,正好符合水稻生产茬口,不会影响水稻种植,适合稻耳连作种植模式。四是经济效益好。汪子华介绍,采用18㎝×55cm的袋子生产,平均每袋可产干木耳0.07公斤,按目前市场价48元/公斤计算,每袋产值可达3.36元,刨去2元成本,每袋可获利1.36元,而每亩稻田可摆放1万袋,少种一季冬季作物,每亩产值能达到1.4万元以上。食用菌已成为全村各户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在采访的过程中,笔者看到汪子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一直滔滔不绝地在讲他这几家靠食用菌发家致富的事情。


    本网记者与农业局向局在香菇大棚考察

      采访快结束的时候,保康县菌办主任孟晓鸣说,“在产业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驱动和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下,预计明年全县袋料发展将突破8000万袋,实现产业收入5亿元以上。”同时,他“希望记者明年再次来保康采访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希望媒体给食用菌产业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宣传报道出去,为保康县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