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药用菌与林下经济发展研讨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胜利闭幕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安全吃菌知多少

    安全吃菌知多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一“菇”引来百“菌”开

    发布时间:2010-12-0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湖北省远安县,全省“绿化达标第一县”。近年来,远安县立足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培育食用菌专业村和龙头企业,有力地推动了香菇生产的发展。目前,全县香菇种植规模1亿袋,产量1.5亿斤,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第一,产值超过5亿元,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该县15万农民主要收入的54%来自种植香菇。今年5月,远安县被授予“中国香菇之乡”称号,该县茅坪场镇同时获“中国春栽香菇之乡”称号。

        “食用菌发展能有今天,主要是我们认真领会科学发展观要义,用生态先行、农企双赢、产业转型这‘三大战略’,推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远安县委书记刘学甫谈及香菇产业感触颇深。

        生态先行,香菇“香”飘万里

        远安城郊,旖旎的田园风光格外令人心醉,路边民房门前屋后一排排雪白的塑料大棚在午后的阳光下闪耀着光芒,这是令人津津乐道的生财“聚宝盆”,其中种植着被村民们呵护备至的“宝贝”——香菇。附近山上,是茂盛的树林。

        “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远安,长期以来,农民主要收入靠种水稻等粮食作物,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只挣了糊口钱。平时居家过日子还行,一旦遇上什么大事小情,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远安素有“小林海”美誉,森林覆盖率高达74%,是全省绿化达标第一县。俗话说“靠山吃山”,端着“金饭碗”过穷日子,出路究竟在哪儿?穷则思变,要发展,只有在森林资源这棵“摇钱树”上做文章。

        上世纪80年代,远安开始推广人工种植香菇,食用菌产业以每年10%的速度迅速增长。正当食用菌产业“红火”时,致命的问题出现了。这就是香菇生产需要椴木做原料,而林木资源是有限的。

        食用菌产业“吃饱”和绿水青山“长存”成了一对矛盾体。青山绿水是香菇产业的“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2002年,菇农们准备扩大种菇规模,却得到禁伐的通知。许多菇农无法理解:森林保住了,但致富路却被堵死了。

        菇农的困惑,也是政府的担忧。短短一个月,县委、县政府派出专人,下福建、去浙江取经寻宝,随即拿出方案,一方面增加树木种植数量、速度,植多砍少,既保护山林资源,又保障农民致富有载体;另一方面节省生产材料,从原料配方着手,引导农民利用谷壳、稻草、秸秆、桑枝等替代料,木材用量减少三分之二,效益却增加6倍多。从而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丰收”。

        农业“工业化”,农企“双赢家”

        “我们县75%的农户生产食用菌,户均增收1万元,这全靠森源、科力生等企业的支持,解决了我们的销售问题”。远安菇农陈国发提及香菇销售,感慨万分。

        由于习惯了“大农业”的生产形态,大部分农民对放开的市场一时无所适从,加上盲从性较大,吃尽了苦头。随着大规模的种植,香菇一下子多起来,“销售难”曾一度困扰着菇农。

        “农业生产同样需要工业化的理念,同样需要品牌,同样需要‘工厂化’的管理和营销。”县委书记刘学甫如是说。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龙头带动”作为发展食用菌产业基础工程,坚持“抓龙头就是拓市场”的理念。这种情况下,科力生、兴利等一批食用菌公司应运而生,公司集技术培训、菌棒生产、产品购销及深加工于一体,为菇农们解决后顾之忧。

        截至目前,远安从事食用菌产品、原辅料加工及产品保鲜的企业已有10多家。其中森源、科力生等7家企业建立起“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的产销机制,以“森源”等品牌打入国内外市场,使每吨食用菌鲜品平均增值5000元。

        “我们办企业带动了农民发展香菇,为他们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反过来农民的支持也使我们的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远安科力生食用菌公司董事长徐年声,提起“发家史”深有感触。2009年,森源公司一家就上了3条深加工生产线,年加工能力1.5万吨,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

        农业“工业化”的战略,“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实现了龙头企业和农户群体的“家家赢”。

        一“菇”引来百“菌”开

        “鲜菇、干菇,以优良的品质获得了各地市场的青睐,在福建以及浙江沿海一带销路很好,目前供不应求。一年的收入,楼房盖好了,还略有盈余。”菇农温家富谈起香菇,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当菇农们沉浸腰包鼓起来的喜悦中时,远安决策者们早已将目光投向远方——由于外县香菇产业发展迅猛,单一香菇产业已不能占据更大的市场。

        经过深入调研,县委、县政府顺势突出了由“香菇大县”向“食用菌强县”发展的思路,逐步改变远安食用菌产业“一菇独秀”的历史。

        素有“地无三尺平”之说的花林寺镇高楼村,昔日是个穷山村,政府专门派了技术人员到该村蹲点,手把手地给老百姓传授反季节食用菌栽培技术,现在该村有93%的农户完全掌握了反季节食用菌生产技术,每年生产食用菌达200多万袋,年创产值1200万元,全村人均从中获得收入4000多元。

        茅坪场镇有七成农民种香菇,年创产值过亿元。在政府的引导下,该镇逐步推广茶树菇等其他菌种的种植。2009年初,该镇出台政策,对在基地种植茶树菇2万袋以上的农户,按每袋0.1元予以奖励。

        近年来,远安香菇种植量每年有计划地减少200万袋,增加茶树菇、鸡腿菇、金针菇、双孢蘑菇等其他菌类品种400万袋,基本形成以香菇为主,茶树菇等其他珍稀品种为辅的食用菌产业格局,整个食用菌生产规模达1亿袋。

        “一菇独秀”引来“百菌齐开”,“中国香菇之乡”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