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庆安林管局6个菌包基地已产出450万袋木耳菌
发布时间:2011-02-2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元宵节前,笔者来到庆安林管局的大青山林场黑木耳生产基地采访,此时室外春寒料峭,整个厂房和车间却是机器轰鸣,热气腾腾,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忙个不停,一片繁忙景象。筛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上架,每个环节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主管多种经营的副场长毛海军兴奋地说:“到目前,我们已生产出150万袋菌包,有这样的成效,就是因为建立了配套的工业化生产程序,1天就可以生产1万袋。”
庆安林管局把地产木耳产业作为多种经营的主打项目,投入700多万元,在6个林场分别建立起机械化的菌包生产基地,彻底告别了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这种集约化的生产方式,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菌袋质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发展前景看好。
庆安林管局多种经营办主任张占国说,最近几年国家从保护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出发,逐年降低林木采伐量,林场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力。林管局号召职工从山区优势出发,大力发展菌类产业,许多林户搞起木耳菌生产。菌户的菌袋大多采取小菌锅灭菌,人工筛料装袋,然后放置在住屋或仓库。这种“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生产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菌包质量低下,还造成环境污染。许多菌户辛辛苦苦忙一年,没挣着钱反而赔了钱。林管局认真分析了这种状况,认识到要使木耳菌生产真正形成产业,必须改变这种小作坊的生产模式,为林户提供高质量的菌包,走一条工业化的生产路子。
林管局特意成立了以局长李克祥为组长的指挥部,多种经营办也转移工作重点主抓木耳生产,并且作为重点扶持项目,行文出台优惠政策,全力扶持各个林场全力发展木耳生产。在此基础上,他们决定在各个林场建立菌包生产基地,从去年8月份开始,作为一个战役集中力量全力打好。往年每到冬季,各林场都歇息“猫冬”。可去冬今春成了各林场最忙的时候,他们顶风冒雪建工厂、盖车间,筹集用料。锯末子不够用,他们就利用枝丫、小杆加工,实行废物利用。资金不够,局领导和各林场干部采取垫资、借资等措施,确保资金投入。他们先后投入760万元,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建起6个生产基地,菌房80多栋,总面积达9000平方米。
对菌包工业化生产流程,他们坚持科学布局和实施。为建设现代化菌房,他们在车间里外用塑料布、草帘层层覆盖,墙皮为铁皮,内夹防寒板,美观又耐用。他们以优化资源、节能减排为目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使用电动筛料机械输送物料,配备优良的液压翻斗拌料设备、循环式料仓给料、双筒立式袋装机装料,实现了菌包袋装灭菌的循环轮流式作业。同时他们还从菌类生产发达地区聘请6名专业技术人员,自己培养了十几名技术人员,组成专业技术指导队,长年深入各生产基地指导。
目前,整个林场局已生产出450万个黑木耳菌包、30万个猴头菌包、8万个元蘑菌包,已收到200户订单。为了提高林户种植木耳的积极性,林管局还采取了一些优惠政策。对菌户使用基础设施的一年内实行免费;每个菌包给予4角钱的资金支持;对生产两万袋以上的没有定岗的职工,享受承包户待遇;职工种植黑木耳所需土地在今年一律免收取任何费用;对职工生产的木耳由林管局负责联系销售,免除种植户的后顾之忧。目前,不仅林场职工纷纷订购菌包,附近乡镇农民也前来争订。为适应这种热销局面,生产基地正以每日5万袋的速度,日夜加班生产,整个基地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