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4-2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记者 朱茜)“别看我这些小拱棚不起眼,一个棚占地0.8亩,年均效益至少在1.5万元以上。”河北省临西县下堡寺镇宋子固村村民赵清军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一手种植的黑平菇不仅风险小,见利快,而且逐渐成为粮棉之乡的特色产业。 赵清军家有七八亩地,常年种植小麦,经济效益不高。去年10月份,他在镇政府农技人员的带领下,学习了蘑菇种植技术,兴建了两个大棚。目前,去除成本,每个大棚1万元以上的纯利润让赵清军兴奋不已。 “一个蘑菇棚,能顶十亩棉。作为传统农业乡镇,必须谋求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引领更多农民致富。”该镇镇长赵中全介绍说,发展食用菌大棚是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的短、平、快项目。短,即时间短,从建棚投入到出蘑菇销售,仅需三四个月时间;平,即发展大棚蘑菇风险小,如果鲜菇卖不出去,可采用腌制的方法储藏,可长达2-3年不变质,以灵活应对市场销售;快,即投资小、见效快。种植蘑菇还能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棉籽、稻草等,一举多得。目前,该镇从着眼于打造冀南平原最大的食用菌专业生产基地入手,已投资兴建食用菌大棚116个,另有216家农户正积极购料建棚。同时,还成立了食用菌开发服务中心,创办了“务头万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和“宋子固绿蕈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并为建棚户申办了农行惠农卡,累计发放惠农贷款260多万元,食用菌成了该镇的特色产业。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