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2024年全国两会聚焦食用菌行业声音

    2024年全国两会聚焦食用菌行业声音

    第 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利辛)羊肚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第 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

    2024首届南方珍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2024首届南方珍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设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

    2024首届(广昌)珍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2024首届(广昌)珍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

    2023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3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江西:“菇嫂”周贵香的“蘑菇王国”

    发布时间:2011-05-1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物档案:周贵香,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罗针镇丁湖村人,1966年出生。

        20多年来,她和丈夫携手在“蘑菇王国”里快意驰骋:从当年精心培育出第一朵灰白色的平菇,到如今的多种蘑菇“竞相绽放”。当年一无所有、默默无闻的农家小姑娘,已经成为各家媒体竞相报道的“菇嫂”,周贵香也因此获得“抚州市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当地村民都觉得她命好,活得风光。然而,世人只看到她光鲜的一面,谁曾想过,20多年来,她的事业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多少波折和磨难呢?
        虎奶菇,创造了世界唯一
        初见周贵香是今年抚州“两会”期间,记者在会场外采访她,采访结束后,我们约定到虎奶菇出菇时去她家采访。
        5月14日中午,记者来到临川区罗针镇,经四处打听找到了周贵香的家。在她家等了约半个小时,突然一名挑着担子的中年妇女进了门,记者赶紧上前询问周贵香什么时候回来?中年妇女抬起头来,冒出一句:“我就是周贵香,刚卖完蘑菇回来。”
        回忆起“两会”期间,周贵香穿着西服、胸前佩戴证件、手提着包精神抖擞地从会场走出来,一点也看不出她是种蘑菇的,而现在她挑着担子、衣着朴素,前后完全是两个人。
        看着刚刚从外面卖蘑菇回来的周贵香,记者不禁疑虑,大家都称她为“菇嫂”,并且是市人大代表,曾经还接受过央视七套《致富经》栏目的专访,那为何还要亲自到市场上去卖蘑菇呢?她的事业到底有多大?周贵香说,她有16个食用菌大棚,占地10余亩,厂房3200平方米。亲自去卖,主要是去了解行情,同时向市场推广虎奶菇。
        随后,周贵香带着记者来到厂房及食用菌大棚。记者发现,大棚内有许多平菇、茶树菇等食用菌的培养基,有的已经出菇了。当走进一个空调房时,周贵香指着一堆食用菌培养基对记者说:“这就是虎奶菇,不过你还是来早了,估计20天后菇菌就能长满,到时再拿到另外的大棚,用泥土掩盖起来,一个星期就能产虎奶菇了。”
        据了解,虎奶菇学名菌核侧耳,是一种很好的“食药同源”木腐生真菌,适宜在高温30℃以上的环境下生长。其所含的虎奶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补血生津,可抑制多种肿瘤生长。
        周贵香告诉记者,虎奶菇属于野生的蘑菇品种,一直没有驯化成功(没有驯化成功的品种,人工无法栽培)。从2006年开始,她与东华理工大学合作,共同研究开发,现在虎奶菇已经可以规模化生产了。“可以说,我这里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人工生产出虎奶菇的地方”。
        2007年,周贵香的虎奶菇生产技术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同时还获得江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抚州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创业初,骑车进城卖菇
        现在的成功,一切还得益于周贵香敢于拼搏的那股劲以及对梦想的追求。1982年,初中毕业的周贵香回到家乡,不甘于现状的她试着寻找一条父辈没有走过的路。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见一本杂志上刊登了关于种菇致富的故事,家境贫寒的周贵香,怀揣家中仅有的300元钱和一个改变命运的梦想,走出家门到宜春拜师取经。
        学艺回来后,周贵香开始着手栽培平菇。起初,缺少资金购买菌菇种植料袋和器具,她就用上街收购的废酒瓶代替;买培养料的钱不够,她就到棉纺厂捡下脚料;没有栽培房,她就在自己的卧室里腾出一个角落……
        出菇的那些日子里,她没日没夜地守在一旁,观察着、呵护着。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成功了。第一次丰收时,她挖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赚到800余元,令她欢喜不已。初尝成功,使她信心倍增,也让她深切地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几年来,周贵香不停地钻研、摸索,并参加了农函大种植专业的函授。她还将过去的生料床栽培改成塑料袋栽培。
        回忆起当年卖蘑菇的日子,周贵香说,用一个字形容——“苦”。每天凌晨1时起床采菇,然后用自行车载到市区去卖,到市区也就凌晨5时,每次都要驮50公斤,直到2000年后,有人上门收购,才结束了这种生活。
        或许是前世与蘑菇结下了不解之缘,周贵香的爱情也与蘑菇“脱不了干系”,因为她的丈夫也是种植蘑菇的。因为有共同的爱好与事业,她与丈夫方金山认识不久,两人就一拍即合。从此,他俩一同摸索食用菌的开发栽培技术。
        1990年,她和丈夫创办了临川区第一家菌菇种植基地,品种由单一的平菇发展到金针菇、黑木耳、茶树菇、灰树菇、灵芝等。随后,她又与江西省农科所共同开发鸡腿菇、杏鲍菇等珍稀食用菌栽培技术,也取得了成功。
        遇灾难,选择坚持走下去
        事业越做越大,生活越来越好,当一切都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周贵香对未来也满是憧憬时,谁曾想一场天灾将其美好的梦撕得支离破碎。去年6月,临川唱凯堤决口,周贵香所有的食用菌全部遭洪水浸泡,食用菌大棚、厂房等都化为乌有,至少损失了100多万元。
        说起这场天灾,周贵香直摇头:“虎奶菇驯化成功后,我一直不敢大面积栽培,直到去年,经过精心准备,我与丈夫将多年的积蓄全部投入到栽培虎奶菇上,预计将产五万公斤虎奶菇,哪知道一场洪灾……”
        周贵香说,发生洪灾时,她刚好去北京学习了,回来后看到一切化为乌有,脑子一片空白,想死的念头都有了。最终,她还是选择坚持,因为她坚信:不做下去,永远都没有翻身的机会。
        谈起天灾人祸,周贵香遇见太多了。2007年,食用菌大棚旁边有人烧田埂,使得其所有大棚瞬间化成灰烬,损失二三十万元;2008年冰灾时,食用菌大棚被压垮,不少食用菌被冻死,损失几万元;2009年,从东华理工大学拿来的虎奶菇菌菇栽培了100天,最后发现竟不是虎奶菇,然而这时已经错过了虎奶菇栽培的最好季节。
        面对各种灾难,周贵香并没有气馁,而是更勤奋地工作。在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关心下,她有条不紊地处理各项善后工作。另外,周贵香还想出各种办法来克服不必要的灾难,如在大棚外安装铁皮,将大棚围起来,以免遭到人为的破坏。
         据临川区罗针镇丁湖村村民老陈介绍,以前该村种植食用菌的村民有很多,但坚持下来的没几个,因为种蘑菇是个苦活,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说起周贵香,老陈竖起大拇指说,她是个能吃苦的女人。
        成功后,助更多人富起来
        目前,周贵香的产品已经占据了整个抚州食用菌市场80%的份额,名气渐渐大了,头上的“光环”也多了,她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江西省科技致富女能手”“抚州市十大巾帼科技致富标兵”。
        面对各种“光环”,周贵香决定回报社会,让更多的人富起来。她公布了联系方式,并开通了咨询热线,湖北、湖南、广东等全国各地的农民纷纷来信来电,向她请教食用菌的生产技术。她总是及时回复来信来电,有时一个月花费邮资就高达几百元。她说,能够帮助那些农民掌握一技之长,这是自己最大的心愿。
        邻里和远方客人到她家拜师学艺者多了起来,周贵香干脆办起了授课班,免费提供培训,客厅成课堂,桌椅板凳都用上。本地村民前来取经学艺,周贵香手把手地将自己的食用菌种植技术教给他们,毫不保留。在她看来,别人学了她的手艺,非但不会抢了自己的饭碗,而且大家还可以形成合力,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
        正是在周贵香的传授下,罗针镇悄然掀起股种食用菌热,食用菌专业户达到35户,每户年收入均在两万元以上。周贵香及丈夫常应邀到省外讲学,湖北省黄石市微生物研究所聘请她和丈夫前去讲课,前后6期,600多名学员参加听课,并得到专家们的称赞。几年来,共培训食用菌学员7200多人。
        从田园走上讲坛,从讲坛回到田园,周贵香是连接田园与讲坛的人,在田园与讲坛之间留下了闪亮的足迹。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