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5-2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3日,记者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自来水公司香菇基地的大棚内看到,职工们在忙着摆放香菇菌袋,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正在和职工一起忙碌摆放香菇菌袋的友好区自来水公司经理娄亚东高兴地告诉记者,去年该公司养殖香菇10万袋,职工增加收入8000多元,为了让职工生活更加富裕,今年该公司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增加养殖香菇10万袋。按去年销售价格来看,将迎来又一个丰收年,职工将增加收入10000多元。
据了解,该公司有职工近100名,职工工资水平非常低。一些收费员在收完水费后,都闲着没事干,如何才能提高职工的经济效益呢,公司领导一直被这个难题困扰着。2006年,友好自来水公司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发展原生态食用菌的号召,开始选址立项,采用“公司+职工+基地”的经营方式,决定建立食用菌生产基地,基地以黑木耳、香菇为主栽品种。在友好区政府的支持下,友好自来水公司开始改制,采取职工自愿入股的原则,成立了股份制公司,为了解决种植资金严重短缺等问题。公司采用每年年底返还的办法,动员员工全员集资。书记、经理每人带头集资5000元,其他班子成员每人集资3000元,职工每人集资1000元。在栽培香菇期间,职工们都是用休息时间到养殖基地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年来在公司和员工共同努力下,2007年职工年均增收500元,2008年增收1500元,2009年增收2000元。2010年该公司仅香菇一项职工增加收入近8000元,养殖香菇不仅让职工得到了实惠,还解决了他们生活的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职工思想观念大转变,今年有的职工又将他们去年的收入全部投到养殖香菇项目中。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