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市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年内将突破15万吨
发布时间:2011-06-2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近年来,山东省市加快推进以工厂化高档食用菌为重点的食用菌产业发展,积极促进食用菌产业由生产主导型向加工主导型转变,由农户分散生产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由一菌为主向多菌并举转变,由季节性生产向周年性生产转变,全市食用菌产业异军突起,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截至目前,该市食用菌栽培面积达到3800万平方米,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85%,成为山东省省最大的工厂化高档食用菌生产基地,食用菌产量今年将突破15万吨。
大力推行园区化工厂化生产。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重点扶持,规划建设了荣丰、瑞丰、正汉、绿野等10个优质食用菌示范园区。目前,以大码头、花官、丁庄、盐窝、牛庄、新户等乡镇为核心的食用菌优质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以荣丰、瑞丰、方华、正汉、森源、道香一品等公司为重点的工厂化高精珍稀菇生产产销两旺。其中,大码头镇被山东省农业厅确定为“山东省食用菌十大基地乡(镇)”。
精心培育品牌。
积极扶持壮大工艺先进、科技含量高、出口能力强的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了一批知名度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优产品,叫响了黄河口食用菌品牌。目前,该市生产的工厂化高档食用菌产品,货源稳定,质量好,销售渠道畅通,直接进入超市或供给运销商。金针菇、杏鲍菇等反季节高档产品,直接进入国内各大城市超市、酒店、宾馆等,为中高档群体消费。其中,荣丰公司生产的“珍鲜美”牌食用菌成为全省首个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的食用菌产品。
实施产业化经营。
积极探索和推行“协会+企业+基地+农户”、“协会+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着力打造制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链条,通过抓示范带动,形成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多村成基地”的良好发展态势,提升了食用菌产业组织化程度。目前,山东省广饶县3家食用菌合作社发展食用菌大棚3800个,食用菌种植户2600户。以黑木耳种植为主的东营区麒麟食用菌有限公司发展入社会员200余户、年产食用菌2400吨。绿野菇业公司通过开展食用菌菌种批发零售、技术服务,带动了当地食用菌专业村25个、专业户4100多户。
强化科技支撑。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大力引进、推广优质高效食用菌良种及技术,大力开发新型培养料及配方,促进了产品向高端精品发展。该市先后引进了双孢菇、杏鲍菇(白玉菇、蟹味菇)、金针菇等10多个优良品种,反季节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工厂化生产技术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对外合作不断深化,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上海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省食用菌开发中心、青岛农业大学等院所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引进新成果和新技术,提高了食用菌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开展“科技兴菌”活动,培训食用菌技术人员10000人次。
实施龙头带动。
重点扶持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发展,重点建设高标准菌种、菌棒供应和产品回收企业,提高生产能力和加工水平。目前该市已扶持发展30多家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同时,重点抓好食用菌生产专业村、专业户的培植,培育了一大批骨干农民,成为食用菌生产的主力军。
推行标准化生产。
面向市场,制定完善食用菌生产标准,全面推广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实现标准化生产。加强食用菌投入品的检验检测力度,实施无害化生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