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庆元县菇农出口蘑菇菌棒收益颇丰
发布时间:2011-06-2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近日,在浙江省庆元县松源镇西演村一食用菌基地,百山祖乡菇民王贵清把今年2月份生产的首批6万段食用菌菌棒,交给韩国经销商金正珠。当天,金正珠把菌棒装上了冷藏车,通过宁波港运往韩国首尔新兴市梅花洞某农场。
按照协议,下半年,王贵清还要向其供应10万段菌棒。
“菌棒以每段4.5元卖到韩国,除去原材料成本和人工费用,预计每段利润在2元左右。这将大大减小自己生产销售香菇的市场风险。而且,每年到韩国当技术指导员还能获得一笔不错的收入。”王贵清高兴地说。
王贵清种植香菇近20年。2008年,任职于河南某食用菌进出口公司的他,获取了助理技师证书。去年他受公司委派,在韩国首尔某农场当技术指导员。
“韩国的劳动力价格较高,这使得本土产品生产成本高涨。通过进口菌棒的方式,既没有直接进口香菇干鲜产品的高额关税,又可直接在本土销售鲜菇。”金正珠说,自去年以来,他在全国各地踩点,寻找合作对象。
庆元是世界香菇人工栽培的发源地,又是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今年2月份,金正珠来到庆元考察食用菌产业。他发现,庆元生产的食用菌比其他省市生产的香菇在色、香、味等方面都具有优势。
于是,双方通过接触后,于今年3月达成定购16万段香菇菌棒协议。
据悉,这些菌棒运到韩国后,当地菇农可直接把菌棒放进大棚进行管理。同时,王贵清还将作为技术员前往韩国进行为期2个月的技术指导,月工资在10000元人民币左右。
从县食用菌管理局获悉,近年来,韩国、新加坡、美国、法国等国家客商向我国订购香菇菌棒的数量在呈上升趋势,单单庆元每年的菌棒出口量就在100万段以上。与出口干、鲜香菇相比,利润空间虽不相上下,但出口菌棒所承担市场风险相对要小一些。
王贵清说,接下来他不仅要将“菌棒生产车间”搬到百山祖桥陌村,带动村里的留守老人、妇女等增收,还将建立自己的进出口公司和食用菌菌棒生产基地,带动更多农户闯出食用菌增收致富新路子。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