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8-3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8月13日,抚顺县救兵乡板城村的村民正在田地旁边晾晒木耳。今年他们种植的60万段木耳喜获丰收,同时因为木耳品质好,不打农药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沈阳、大连的客商纷至沓来,可谓产销两旺。村民们满怀喜悦地告诉记者,小木耳让村民看到致富的希望
抚顺县救兵乡板城村在过去是有名的贫困村,两山夹一沟的村庄人均耕地只有4分。为了改变板城村的贫困面貌,村党支部根据本村耕地少,山林资源丰富的特点,于2010年开始尝试种植黑木耳,并成立了抚顺县金盛农黑木耳专业合作社。当时,虽然村党支部进行了广泛的发动,但村民观望思想严重,认为种植黑木耳是个技术活,风险比较大,弄不好容易赔钱,没有人加入合作社。对此,村党支部书记贾钦武响亮地提出一定要打个好样,让村民们看看,并与村班子成员共同加入了合作社,在50亩的田地里种植了50万段的普通大朵黑木耳。
在种植黑木耳前,这个只有8人的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详细的分工,两人一组远赴黑龙江、吉林等地考察学习。同时,聘请技术人员做指导。在种植黑木耳的过程中,他们吃住在田间。同时,主动帮助没有加入合作社的村民李文学发展黑木耳,为其提供土地、水、电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当年,板城村种植黑木耳获得成功,合作社成员丛光获利5万元。不是合作社成员的村民李文学也获利2万元。
看到村班子成员种植黑木耳获得成功,今年板城村的村民纷纷搞起了黑木耳,并有12名村民们加入了黑木耳专业合作社,其中李文学是第一个报名加入合作社的。用他的话说,是村党支部带了个好头,不但把黑木耳发展起来了,还帮助他种植黑木耳,让他在短短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挣了2万多元钱。平均每亩地可以获利1万多元钱。今年他加入合作社后要挣更多的钱。
为了把木耳产业做大,板城村在今年初采取集资入股的方式投资近百万元建起了菌包厂,并将普通大朵黑木耳改为种植体积小、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的单片黑木耳。目前,板城村的村民正在将单片黑木耳采摘下来进行晾晒。这些单片黑木耳虽然还没有加工好,但早就客商盯上了。尽管,单片黑木耳的价格是普通大朵黑木耳的两倍多。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