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2011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亮点纷呈

    发布时间:2012-02-2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1年,广西食用菌产业在自治区农业厅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各级农业部门和全体会员的积极努力下,生产和销售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生产效益非常明显,农民种菇积极性继续高涨,发展典型众多,亮点纷呈,产业发展一年上一个新台阶。2010年度,广西食用菌鲜品总产量82.24万吨,总产值51.54亿元,分别位居全国第10位和第9位;其中双孢蘑菇、秀珍菇、茯苓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2、3、4位;栽培面积超百万平方米的县(区)25个,产值超亿元的县(区)15个。预计2011年度,全区食用菌鲜品总产量超90万吨,总产值超过55亿元。
        亮点一:院士首席亲临指导  高度肯定!
        2011年1月,广西食用菌业界迎来了一大喜事: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金霞研究员,国家体系岗位科学家、福建农林大学谢宝贵教授被自治区农业厅“百名顶尖人才支撑工程”特聘为广西食用菌产业指导专家。年内这3位专家均专程到广西进行了实地考察指导,并高度肯定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成效和潜力。
        亮点二:产业创新体系成立  国内前五
        2011年5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食用菌创新团队正式成立,成为目前国内5个建有体系的省份之一,得到了国家体系张金霞首席的赞许。广西首席专家由广西大学农学院刘斌教授担任,岗位专家分别为广西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韦仕岩高级工程师和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何达崇副研究员,体系在贺州、玉林、桂林、柳州、北海、贵港设有6个试验站。目前,体系工作已启动,工作任务明确,各项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该体系的成立将对广西食用菌科技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地支撑作用。
        亮点三:“科技兴菌”扎实开展  助推生产
        2011年,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与广西食用菌协会联合,继续在全区开展“科技兴菌”巡回大培训活动,先后在忻城和象州县举办了“2011年秋冬季食用菌生产技术培训班”,当地乡镇新分管农业领导、农技站长、技术人员、生产企业负责人和农户等130多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特别针对当地桑枝原料资源丰富的特点,重点就利用桑枝栽培木耳、秀珍菇等品种展开技术讲座,培训以课堂讲解和现场参观相结合的形式,让大家听得懂、看得见、学得会。通过培训,大家了解了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历程、现状、优势和对策,明白了政府鼓励发展秋冬季食用菌的道理和可行性,认可了食用菌生产是农民增收“短、平、快”的好路子,增强了信心。年内各主产区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全区共开展“科技兴菌”培训活动1906期,培训技术干部、农民15.92万人,印制宣传资料41万份,掀起了一场学技术,用技术,争做致富领头人的食用菌生产热潮。
        亮点四:产业交流更加活跃  合作共赢
        今年以来,全国农技中心首届全国食用菌生产技术培训班、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第一届产业技术交流会暨金针菇反季节栽培技术观摩会、全国第十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展销会,自治区农业厅与福建农林大学的厅校农业合作等交流频繁,广西食用菌相关人士积极参与,产业交流更加活跃,特别是11月份福建漳州“第五届中国蘑菇节”,由于我区参会人员最多的代表团而非常引人注目,得到参会的李玉院士、张金霞首席等业界知名人士的高度赞扬。此外,桂林市、河池市、三江县等市县也自行组团到一些食用菌先进省份进行参观学习招商引资活动。
         亮点五: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  目标明确
        据悉,广西食用菌产业已列入自治区“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种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将食用菌优势产区的发展作为全区五大蔬菜优势产区之一加以打造;《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十二五”期间广西食用菌综合生产能力要逐步提高,到2015年,全区总产量达到170万吨,年均增长15%,总产值百亿元,进入全国食用菌主产大省前列。
        亮点六:发展典型层出不穷  亮点更亮
        ■  桑蚕主产区宜州市2011年桑枝食用菌生产突破5000万棒,利用桑枝生粉6.25万吨,占全市桑枝总量25万吨的25%。其中反季节栽培共生产3008.25万棒,产鲜菇9029.4吨,产值8307.06万元。截止11月30日顺季栽培已生产桑枝食用菌882.6万棒,出菇销售979.66吨,产值461.77万元。
        ■  三江县在试种竹荪成功的基础上,2011年在丹洲镇合桐村推广大豆套种竹荪模式种植172亩,带动100多户种植户,鲜菇收入100多万元。计划2012年种植面积将达到1000亩以上。
        ■  环江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桑枝云耳产业化开发,为扩大生产规模,今年投资80多万元兴建占地3200多平方米的菌棒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年生产能力100多万袋。秋耳采收期从当年11月至次年4-5月,亩收干耳800-1000公斤。首批云耳现已面市。
        ■  柳城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福建客商在太平镇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100亩的大型食用菌种植基地,日生产菌包能力达3万袋,预计全年可产菌包1000万袋以上。该基地主要生产毛木耳,同时开发杏孢菇、金针菇、秀珍菇、茶树菇等。基地正式投产后,将把50%的菌包销售给农户,以辐射带动周边乡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  兴安宏旺菌业公司2011年发展黑木耳3000万袋,灵芝900万棒,同比增加30%和22%,全年产值达到了4000万元,“宏旺”牌食用菌获得了中国、欧盟有机食品双认证,企业法人荣获“桂林市首届十佳创业明星”称号。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