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湖北:罗田县助力移民发展食用菌产业致富

    发布时间:2012-03-2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嘟……嘟……”3月11日凌晨5点钟,一阵兴奋的汽笛声,打破了白莲河水库库区夜的宁静;一束喜悦的亮光在快速移动中扫描着山山水水……原来,这是罗田县匡河乡刘家垸村张爱民、贺国德等6位移民户驾驶着一辆限载3吨的四门六座运输车,装着满满一车优质香菇,沿着库区弯弯曲曲的环库公路奔向318国道,奔向武英高速公路,奔向武汉的蔬菜批发大市场赶早市。
        于是,周围十里八村的乡亲都说:“这些年刘家垸的移民都中了县移民局干部的‘邪’,昼日昼夜不睡觉,尽忙些新鲜事。”
        刘家垸是罗田县白莲河水库的一个最大的移民村,全村只有270户、1046人,其中原迁移民就占了284人,后扶人口有636个,整个山村三面环水,人平耕地面积不足三分。自上世纪五十年代白莲河水库竣工后,移民群众数十年困守着库区艰难度日。
        近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走向深入,党和政府对大中型水库移民的扶持政策也如春天的雨水纷纷扬扬。刘家垸的山活了,山上多了油茶园和药材基地;刘家垸的水活了,水面多了网箱和大雁鹅;刘家垸的移民也活了,每户最少有一个财政存折!特别是2011年县移民局到刘家垸驻点扶贫,局长吴铁军带着一班移民干部乘小木船考察刘家垸村全境,心中思考着如何让移民的生活锦上添花。他见浮在该村水面上的7000多亩山林,松林面积很小很小,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都是以栎、枫为主的天然杂木林;而移民家庭普遍使用着沼气、煤气、电器,致使这些自然杂木资源年复一年地在深山里自生自灭,他突然顿悟:刘家垸漫山遍野蕴藏着大量高品位的绿色食品,那可是金光闪闪的财富。
        当年10月份,吴铁军亲自带着刘家垸村移民户推选出来的20位代表千里迢迢,远赴浙江省云和县考察了该县食用菌生产产业,让移民们在异乡联想到自家山林里生生不息的原生态杂木,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源!
        移民代表归来后,一份争取库区移民后扶资金发展刘家垸村食用菌生产的立项报告书,通过匡河乡人民政府移民办公室交到了县移民局吴铁军的办公桌上。他立即提笔签字,并亲自送省、市移民部门领导审批,很快价值10万多元的机械设备,以及市值15万元的优质食用菌种,伴随罗田移民局全体移民干部,对库区移民的深切关怀,落户刘家垸。
        那些食用菌材制作机械从安装调试好的那天起就没闲过。先后有21个移民户,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制作出了30万段香菇菌材。而更多的移民则持观望的态度,想看看效益到底怎样,自己等春节过后再决定是否参加香菇种植团队。
        吴铁军读懂了绝大多数移民的心思。他深知国家的移民后扶项目只不过是在移民中种下的第一颗财富种子,要让这种子顺利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并且繁衍不息,自己尚需努力。这样,他再次与浙江省云和县提供食用菌种的公司联系,要求派遣技术员常驻刘家垸村,手把手教移民盖大棚,下菌种,垒菌材,直到每段菌材上都长出香菇、木耳,县移民局才拨付尾欠款项。
        事后,浙江老板开玩笑地说:“你这个领导真刁,让我无钱可赚!”
        吴铁军却说自己当了他们不付费的推销员,正在让鄂东大别山区有更多移民和非移民以后购买他们的菌种和机械。
        刘家垸移民贺国德是首批香菇种植大户。他拥有15000段菌材,在春节前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上市高品位香菇3900公斤,毛收39000多元,大棚里的菌材还可以连续再生长4个月的香菇;移民支部书记胡佳贵制作了10000段菌材,去年年底香菇收入已经突破了30000元,李华明28000元,张爱民20000元……刘家垸移民生产食用菌致富的喜讯,像一串串开放在夜空的礼花弹,正装点着库区移民们的美好生活,也震动着整个鄂东大别山区。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