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4-0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跟其他工作队一样,开滦集团驻村工作组进村伊始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
从平原来到海拔1500米以上的坝上,有人夜里睡不着觉;离开家,吃不上可口的饭菜,更别提水果了,有人维生素缺乏,被口腔溃疡困扰;还有低于平原地区的气温,也让队员们知道了什么是湿着的手一摸门把手就会被粘掉层皮……
即便如此,工作组始终记着临行前开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学的嘱托———“一定要牢记,工作组驻村的目的是帮助加强村子的基础建设,为当地农民寻找脱贫致富的出路。”“要像企业选投资项目一样为村里精心谋划。”2月11日一进村,工作组就开始谋划村子的发展思路。3天后,工作组已经着手考察帮扶项目的工作。
这个对企业而言轻车熟路的标准,对于工作队来说却意味着对未知领域的挑战。
为了熟悉驻村情况,了解坝上农业生产规律,走访、参观和调查成了帮扶队员们的首要任务。
2月14日,张北镇举行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会后参观的一家食用菌厂成了工作组考察的第一个项目。这家生产金针菇的企业,每天要淘汰近一万只菌棒。队员们敏锐地发现这些菌棒就蕴含着商机——— 可以继续用来生产平菇,如果能实现规模生产,一定会为村民提供一个致富良机。
2月15日、16日,工作组和当地干部群众又分别考察了战海乡和张北镇马莲滩村、西关村蔬菜大棚的种植情况。一个大棚需要投资多少,使用寿命多长,多长时间能收回投资,光照和温度条件对大棚架设有什么具体要求……队员们的问题细致得不能再细致。
前前后后走访了1000多个村民,征求他们对于发展思路的建议;拜访村里的几家养殖大户,探讨他们扩大养殖规模的可能。
晚上在驻地分组讨论白天了解的情况,商议需要解决的问题……“投资建大棚是好事,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这个地方传统的种植结构。”经过细致的调查和论证,在充分听取并尊重村民们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工作组最终同村民们敲定了所帮扶村的发展思路:变旱地为节水灌溉,发展设施农业,并为这一目标设定了时间进度表。“从前期论证到开始谋划,再到具体实施,我们就是按企业项目运作程序进行的,这样看似前期进展不够快,但是我们充分利用这个严冬期做好了规划上的准备,为此后更快开展具体工作打下了基础。”工作组负责人如是说。
跟当地群众接触后,记者发现,开滦工作组立足实际、谋划长远,尽心尽力、心系百姓的实际表现,在这个严冬里让当地干部群众感受到了温暖。他们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上。
小二台村才当选村干部的孙伟,是少有的留在村里发展的年轻人,提到驻村工作组队员们的这些付出,他告诉记者:“看到开滦工作组这种给村民谋事儿的精神,我心里触动很大,我要当好带头人,带着大家一起发家致富。”(记者董立龙)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