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4-2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2011年8月22日,7位外地年轻人在泰山脚下采食毒蘑菇,3人死亡。本报还原中毒过程,并通过线索第一时间找到7人租住的房间。全方位报道了这一突发事件。
四人吃毒蘑菇身亡
2011年8月22日,7位外地年轻人吃过毒蘑菇12小时后才赶往泰安市中医二院就诊,毒素已经在体内蔓延,造成严重后果。
29日,本报通过线索发现中毒者全部被转移到济南传染病医院治疗,其中3人死亡。记者迅速联系7人中毒后就诊的泰安市中心医院,还原中毒就诊全过程。
本报和《生活日报》记者取得联系,了解事件的最新进展。同时采访中心医院医生,对中毒后需要采取的急救措施做提醒。
采访过程中,记者从死者身上发现疑似传销的笔记,并最终确认。因此证实7人在泰安曾参加过传销培训。
辗转找到7人住所
30日,记者根据死者身上找出的传销笔记,找到了中毒者在泰安居住的小区,并联系他们的家属前来确认死者遗物。
五马小区一位商铺店主说,该小区内有很多疑似传销人员都住在20号楼。找到附近几位居民多方打听,最终确认一房间为7位中毒者居住过的房间。
同时,记者联系了身在济南的中毒者家属,请他们来泰安确认房间里留下的物品是否属于自己的亲人。但由于没能联系到房东,两名家属通过窗户观察了屋内的情况。
记者在采访中从死者家属处证实,他们的亲人在生前确实从事传销,并还原了死者生前参与传销活动的全过程。
菌类专家上山
找到“元凶”
8月31日,全省唯一的菌类研究院—鲁东大学菌物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研究团队到泰安,在中毒者采食蘑菇的黑龙潭附近实地调查后发现,中毒者所食用的蘑菇并非白鹅膏,而是玫瑰红鹅膏。记者全程跟随专家在泰山上找到60多种菌类,其中5种有毒。
31日上午,记者随研究人员从红门出发,沿着登山线路寻找菌类。在后石坞发现20多种菌类,其中就包含玫瑰红鹅膏。当天,记者和该团队在泰山上共发现60多种菌类。确认血红菇、灰鹅膏、豹斑鹅膏和臭红菇。
在报道中,本报刊发5种毒蘑菇照片,提醒市民采食蘑菇时倍加注意。同时还根据菌类专家的介绍做出了“如何识别毒蘑菇”的提醒。
毒蘑菇事件
凸显租房乱象
7名疑似传销的中毒者,在事发地租房有一段时间,左邻右舍却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按照房屋租赁的有关法规,租客应在有关部门登记。9月2日,记者继续采访发现房屋租赁监管方面存在的漏洞。
事发小区很多房屋都出租,小区一处临时搭建的房屋外墙上贴满求租信息,一位居民称五马小区出租房紧张,想租到一套房子不容易。但社区对于这些租赁房屋的管理不到位,几乎没有居民到相关部门对出租情况登记备案,容易让传销人员钻空子。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