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6-1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近日,湖南省永州市为全面推进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永州市冷水滩区科技部门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确定将食用菌产业作为农业新兴产业重点来抓,致力打造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平台,大力发展循环农业。2011年以来,全区建设食用菌科技示范场9个,利用农林废弃物100万公斤,生产新型姬菇60多万袋,产值500多万元,安排劳力100余人,产业工人实现人均年增收18000元。
一、宣传培训,激发活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1、抓宣传推广。局长带队数十次深入农村,大力宣传食用菌产业政策和栽培流程、生产成本等,发放宣传、技术资料500多份,让政策、信息、技术进村入户,深入人心,夯实产业发展基础。2、抓技术培训。
1.是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培训。去年,区科技局与阳光工程办、扶贫办联合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150余人。
2.是在生产季节,请技术顾问和种菇大户(师傅)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培训,受训工人120余人。
3.是请江华县种菇能手到各菇场巡回培训采摘包装实用技术,培训技术骨干40多人。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在基地生产、包装技术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科学谋划,战略运作,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1、创新发展模式,谋求跨越发展。一是推广“师傅带徒弟”、“大户带小户”模式,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如杨村甸乡岭口村村民杨家兵栽培食用菌20多年,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去年村民集资60余万元,办起了25万袋栽培规模的新型姬菇科技示范场并获得了成功,预计今年该村新型姬菇栽培量将超过40万袋,栽培夏菇10万袋以上。
2.是推行循环经济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去年以来,冷水滩区科技局与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了食用菌废弃菌筒回收与综合利用研究,采取“棉(棉壳)、稻(稻草)、玉米(玉米芯)、林或果(木屑)→菇→棉、稻、玉米、林或果”生产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了食用菌产业全面、协调发展。创建“科农”品牌,立足长远发展。去年,在统一姬菇栽培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并统一了包装,统一了“科农”品牌,统一了运输销售。通过市场营销和运作,“科农”牌姬菇已深受广东市民喜爱,产品供不应求,为食用菌产业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3、加强自主创新,推动科学发展。科技局在政策上积极引导,鼓励科技创新。目前科农食用菌公司已获得食用菌装袋机适用新型专利一项,栽培新原料配方专利正在申请中。通过自主创新,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产品竞争力,推动了新型姬菇产业科学、健康发展。
三、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打造科技惠民产业,在科技部门的宣传引导和服务下,创建了科农食用菌公司、组建了食用菌运输联盟,科技局免费供给原种、包装袋,提供技术补贴和运输补贴,去年全区发展栽培新型姬菇60多万袋,产值500余万元。目前,科技局正在引导组建食用菌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建立跨区域的食用菌销售联盟,并继续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预计今年全区发展夏菇栽培20多万袋,姬菇超过100万袋,产值近1000万元,安排劳力200多人,促进增收500万元,食用菌产业成了名副其实的惠民产业。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