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羊肚菌-菌中之王

    羊肚菌-菌中之王

    全国菌需物资行业发展情况与趋势

    全国菌需物资行业发展情况与趋势

    中国哈尔滨(尚志)黑木耳节暨第七届木耳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中国哈尔滨(尚志)黑木耳节暨第七届木耳...

    灵芝产业发展现状

    灵芝产业发展现状

    第六届河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暨河北首届食用菌出口产销对接会

    第六届河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暨河北...

    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

    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

    细节决定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成败 创新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12-08-2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驱动和引领。种种代表当今先进水平的技术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近几年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其产品在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也带来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食用菌工厂化设施栽培,实际上就是封闭式工厂化周年栽培。利用制冷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加湿系统、二氧化碳排放系统、控制系统及加热设备和自然气候抗衡,实现“空龄效应”。进行立体、规模、反季节周年栽培,其目的是提高周年复种指数,提高设施和设备的使用效率,在短时间内获得可观经济效益的一种新型的、集现代农业企业化管理的栽培方法。
        众所周知,过去包括现在仍然有很多食用菌栽培均为季节性传统小农手工作坊式栽培。在占用大量农田的同时,菇农必须承担自然灾害、市场价格变化、技术失误、误购入劣质菌种等诸多风险,且无多大的利润空间。现代农业生产是逐步向“精品农业”发展。食用菌工厂化设施栽培属于“精品农业”范畴,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工厂化生产,使得食用菌种植不再受到各种自然要素的约束,可以通过随心所欲的循环周年生产,实现不间断稳定输出产品,在人力控制的基础上可以专心追求产品的高品质和安全性,并可通过反季节生产增加效益。因此,从技术手段的角度看,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具有无可比拟的综合优势。
        目前大多数的食用菌投资者关注的是前期投资成本和短期利益,忽视长远效益,期望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扶持,忽略了自身的盈利能力,因此,在设施设备投入上,只注重满足食用菌生产的需要,而常常忽视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环境问题、节能问题等.致使很多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普遍成为高安全隐患、高耗能、高污染率企业,使产品成本居高不下,企业获利能力降低,缺乏市场竞争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安全、耗能、质量的因素很多,不同设备设施、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栽培工艺等因素都会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耗能、质量产生很大影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存在的高安全风险、高耗能问题和高污染率,除了要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外,最根本的是要从食用菌厂房的设计与建造入手,提倡和推行安全、节能、气密设计。
        食用菌厂房的安全、节能与气密设计,大体可分为食用菌厂房平面工艺设计、空间设计、结构设计、建筑设计和环境模拟及控制系统设计。简单地说,食用菌厂房设计主要从安全的角度实行分区设计、分区管理、选用A级防火材料,依靠食用菌厂房建筑从总体到单体的设计来保证和维持食用菌厂房的正常使用,并尽量减小能源设备装机功率,使菇房的负荷变小,为节能创造条件。环境模拟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相关环境模拟控制设备的选型、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等,就是在满足实际负荷要求的情况下,依靠设备及系统本身的高效率来实现节能。而对于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来说,需要根据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具体生长状况进行精细管理,因此,科学的运行管理在节能降耗管理中也是显得尤为重要,科学的运行管理主要是对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的动态管理。食用菌厂房设计、环境模拟控制系统设计以及科学的运行管理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安全、节能、高效生产。

    下面重点谈一下食用菌厂房的平面工艺设计、空间设计、结构设计及建筑设计与安全、节能、高效的关系。
        在进行食用菌厂房整体布局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分区设计,电器系统进行分区控制,在满足安全规范的要求的同时瞒足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不同食用菌栽培品种对厂房整体布局有不同的要求,即使相同的栽培品种,不同的栽培方式,栽培工艺亦有差异。厂区布置应做到近期与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今后扩建的可能。企业在进行开工建设前,应进行总体规划,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由于规模扩张带来的厂房改造成本增加或无法进行改造。由于培养房及出菇房之间温差较大,在进行食用菌厂房规划时,一般实行分区管理,尽量避免混合排列设计。实行分区管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在培养区与出菇区分别安装隔热风幕机或设立缓冲区,可使食用菌厂房内外环境隔开,杜绝冷暖空气对流形成结雾,保障开门作业不影响菇房内温度回升,避免由于温度梯度引起的能量传递,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不同于一般的农作物设施栽培,它是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条件下,利用设施和设备创造出适合不同菌类不同发育阶段的生长环境,来实现“反季节”的周年栽培。因此,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厂房具有相对密闭、保温,环境可控制等特点。其围护结构一般由外表面层、保温层、内表面层等构成,内、外表面层材料应具有保温、防水、防霉变、防湿性,不燃性和自熄性.化学稳定性好,强度高、不易开裂以及使用寿命长等性能。食用菌厂房保温效果决定供冷时间长短及生长温度变化,食用菌厂房外围结构传热占食用菌厂房总热负荷20%-35%。在一定范围内,食用菌厂房外热负荷与食用菌厂房围护结构的厚度成反比关系,随着围护结构厚度的增大,食用菌厂房外热负荷将变小,这可以减小制冷系统投资和制冷系统运行费用;但是围护结构的增厚,将会增加食用菌厂房建设的初期投资,因此,如何确定围护系统结构对于食用菌厂房建设是十分重要的。我公司针对这些细节性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从细节到系统做了很多符合性的创新,通过努力取得了突破性的效果。通过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到选择具有防火性、防水性、防霉变的隔热保温材料,在达到很好的隔热保温作用的前提下,实现了防火、防水、防霉变同时还有效的控制了工程造价。
        工厂化栽培食用菌厂房与季节性栽培菇房或大棚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防潮,隔汽和保温,如何最大限度的杜绝“冷桥”是工厂化食用菌厂房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食用菌厂房施工中节能的重要一环。食用菌厂房在施工中节点、梁柱、次钢构、管道、支吊架以及地坪等易产生冷桥部位应有科学的设计方案并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因为一旦形成“冷桥”,将增加食用菌厂房的热负荷,所以,在这些容易形成冷桥的节点部位,我们均有独特的施工工艺在细节上做了相应的处理。
        另外,食用菌厂房的外表面颜色尽量设计成白色或浅色。这主要是利用它的反射来减少辐射热量。颜色是影响反射率的主要因素。颜色越浅,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越大。如白色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可达0.8.而黑色只有0.1。因此,夏季在强烈的太阳照射下,白色表面的温度可比黑色表面低25-30度。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一项新生的事物,涉及到建筑工程、制冷工程、环境工程、微生物工程等多学科知识,还需要一个认识、再认识的过程,需要多学科专家进行协同攻关。能源是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能源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紧迫问题。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高耗能产业,重点是安全、节能、优质、高产。食用菌工厂化企业应该重视对工厂化生产进行优化设计,为食用菌创造一个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企业运行的安全性,适当增加初期投资,配置必要的节能设备,提高节能水平,降低运行费用,实现高效节能的运行目的,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企业盈利能力。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