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1-0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远安县大自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7月,位于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素有“小林海”之称的湖北省远安县。合作社主要从事食用菌的种植、收购、、销售以及新品种、新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合作社现有成员368户,网络种植农户1500多户,种植袋料食用菌1500多万袋,合作社拥有2个食用菌批发交易市场、5个经营部、4个食用菌示范基地、14个冻库、8台冷冻运输车辆、办公楼、加工车间、负鲜菇生产等固定资产760万元。合作社种植的信用菌已经注册了“远然”商标,畅销武汉等全国十多个城市,鲜菇年销售量5000多吨,有力推动了全县信用菌产业的发展。2009年以来,合作社荣获“宜昌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宜昌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
一、优化经营服务,提高合作功能
合作社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本着提高成员收入的宗旨,创新香菇种植模式,提高经营服务水平,拓宽成员经营渠道,使合作社功能不断完善。
(一)统一购销,提高经济效益。合作社为降低成员生产成本,对成员所需主要原材料实行统一采购,并免费送货上门,不仅为成员节约了费用和时间,而且确保了原材料质量。2011年合作社共为成员配送菌种15万袋,平均每袋菌种为成员节约0.35元;配送塑料袋21.8吨,每吨比市场价低580元;配送麸皮10800袋,每袋比市场价少1.3元,三项配送共为成员节约成本58444元,户平节约218元。在产品回购上,合作社对成员产品不限时、不限量,并且价格上比非成员的产品收购价格每斤高0.1-1.2元。
(二)扩大经营,壮大成员队伍。合作社为了带动全县广大菇农共同致富,经过成员代表大会充分讨论后,于2009年7月将注册资金由3万元增加到30万元,并接收香菇种植大户周华雄以136.5万元固定资产投入。同时面向全县食用菌主产区种植户发放资料10000余份,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合作社成员优惠政策,鼓励广大食用菌农入社,截止目前,合作社共有成员368人,已盖了鸣凤、花林、旧县、茅坪场等四个乡镇的18个行政村。为了让合作社基地真正起到示范作用,该社租赁农田8.6亩来新建26个标准化菇棚,使合作社基地规模达到茶树菇50万袋、冬菇30万袋、反季节菇30万袋,并承担了全县“百万袋料香菇示范基地”的建设项目。
(三)以质创优,以品牌促发展。合作社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实行统一原辅材料采购、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种植管理、统一质量标准,确保一年四季都有高质量香菇满足市场需求,2009年合作社率先与宜昌森源公司联合研发了脱袋管理技术,既降低了人工成本又大大提高了香菇质量。合作社在全县“蜡菇”检查中该社未发现一起打蜡菇。为了扩大合作社食用菌的知名度,拓展销售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合作社申请注册了”远然”牌商标。2009年合作社创建了全县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站,为成员和客户发布供求信息提供了平台,也填补了该县没有农民专业合作实网站的空白。
(四)真心服务,让成员得实惠。合作社以服务成员为宗旨,坚持“发展食用菌生产、增加社员收入”的创社理念,真心 为成员提供优质服务,让成员得到实惠。合作社成立以来,先后组织培训4期500多人次,对成员现场技术指导1000多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0多份。几年来合作社先后23次派技术人员到成员菇棚进行现场指导,全社未发生一起严重烧袋事件。
(五)回报社会,带动群众共富裕。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经营,大自然合作社已经发展成拥有1个食用菌批发交易市场、3个经营部、14个冷库、5台冷冻运输车辆、3个示范基地、固定资产300多万元的县级示范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不断壮大发展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主动安置当地农民工42人,每年支付农民工资60.48万元,有效帮助当地困难群众解决了致富无门的难题,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二、完善内控机制,提升合作效力
合作社规范健康运行,有赖于内部制约管理机制的健全,大自然食用菌合作社从完善内控制度入手,着力强化规范管理,收到了良好成效。
(一)健全组织机构。合作社设立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民主管理合作社。成员大会由全体成员组成,为合作社最高权力机构,成员代表大会由每十名成员选举一名成员代表组成,履行成员的各项职权。理事会由5人组成,理事长兼任经理,设立监事长1名,合作社日常决议由理事长主持召开理事会审定,理事会所议事项形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事事在会议记录上签名。最后,在监事会的监督下执行实施。
(二)完善规章制度。合作社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先后召开了3次成员大会,修改并完善了包括《成员大会制度》、《成员管理联系制度》等8项工作制度并编印成册、公布上墙,使合作社工作有章可循。
(三)设置成员账户。聘请专职财务人员,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规范了财务管理,为每个成员设立了个人账户,由财务人员详细记载成员出资额、享有的公积金份额以及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成员与非成员分开核算,通过银行划拨到成员账户。
三、创造多种效益,凸显合作成效
大自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和发展是远安特色农业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远安农业进入现代农业的新阶段,发挥的作用和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促进了产业壮大。合作社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和优势农产品,通过在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带动了农业提质增效,促进了食用菌业的快速发展,大自然合作社从2008年至今,袋料食用菌种植达到400多万袋,建成50万袋茶树菇示范基地1个、50万袋茶树菇示范基地1个、30万袋反季菇示范基地1个,今年该合作社计划投资500万元兴建50个标准化菇棚,投资800万元建一条集中制袋生产线。
(二)增加了农民收入。合作社通过为成员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生产管理,为成员提供香菇营销服务,提高了成员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合作社对全年盈余的60%按交易额返还成员,最后再按股份将盈向成员分红。年种1万袋的成员,全年可以比非成员增收2000元以上,高于非成员25%。
(三)增强了产品竞争力。合作社的建立,有效改变了过去农民生产的盲目性,合作社按照食用菌市场需求统一组织生产,通过农超对接、精品加工、创品牌、上包装的现代营销办法,进一步拓宽了市场渠道。合作社先后投资500多万元,购置了冷藏运输车8辆,并在武汉百沙洲、沙市两胡、宜昌金桥三个农贸市场建成4个200m3大型冷库,开设了直销点,使远安香菇成功进入了武汉中百、麦德龙和宜昌的北山超市。2011年该合作社购销保鲜食用菌5000多吨,销售收入达2410万元。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