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1-0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一、走食用菌科研化路子
近年来,大黄乡在高度重视食用菌园区发展的同时,把食用菌科学技术研发放在了首要位置。从品牌培植、示范基地建设到培养科研队伍,大黄乡都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一是强化品牌培植。为进一步加强品质农业建设,提高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大黄乡重点将“三品”发展与产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推进产品与园区共建,实现互利共赢。目前,全乡产业园区注册有康瑞源、龙涎、益生庄园、天智等商标12个,三品认证7个,其中无公害认证4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认证1个。
二是加大科研力度。培养科研队伍,建立示范基地。大黄食用菌规模产业园现已落户企业13家,已建成10家,现有3支科研队伍,12名科研人员。天智食用菌科研队伍研发的工厂化栽培鸡腿菇技术在全市首屈一指;康瑞食用菌科研队伍研发的新品种姬菇工厂化栽培在全国是第一家,研发的“鲁金3号”金针菇菌包单产量居全国第一。今年年初,山东省食用菌示范基地正式落户大黄食用菌规模产业园。
二、走食用菌合作化路子
专业合作社模式生产食用菌是大黄乡食用菌规模产业园的特色招牌模式,同时也是激活园区各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整个园区采用合作社运作模式,以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山东康瑞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路子,实行园区五统一标准。即合作社统一标准品种、统一标准指导、统一标准建设、统一标准检测和统一标准销售。进一步建立健全合作组织体系,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职能,为标准园区建设提供组织、人员和技术保障。同时为保证产业园区的顺利有序、稳步快速建设,大黄乡成立绿源土地流转合作社,对土地进行流转,确保了项目建设所需。目前全乡有3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社员达20余家。今年8月份,大黄乡瑞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荣获全国食用菌十佳专业合作社荣誉称号。
三、走食用菌规模化路子
大黄乡食用菌规模产业园区规划占地2000亩,总投资11亿元。按照“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辐射广大农户”的园区发展思路,重拳打造规模化产业园区。根据园区各企业实际情况,重点培植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和扶持中小企业,不断扩大园区规模,力促园区做大做强。目前产业园区发展规模不断膨胀,园区企业扩建项目逐年增加,新招商引资企业陆续建成投产。今年食用菌园区3家企业分别投入3000万元新引进菌包自动生产线3条,扩建厂房标准化10座。目前,食用菌园区规模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乡镇级别中最大的产业园区之一。
四、走食用菌产业化路子
大黄乡是全市菌菜生产大乡,构建菌菜体系是发展地方特色品质农业的有效手段,为实现园区产业化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大黄乡按照“弘扬优势、做强特色”的思路,着力打造菌菜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加强菌菜产业化园区建设。今年大黄乡为进一步拉长食用菌产业链条新引进的投资3000万元的食用菌深加工项目——齐河鑫味坊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利用园区生产的食用菌加工生产、珍稀菇种研发、及食用菌休闲食品、调味品和食用菌罐头生产为主的现代化食用菌综合企业。为打造农业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今年新引进投资6000万元的山东佐田康瑞现代农业项目,该项目是利用园区各企业生产食用菌后的废旧菌包,生产生物有机肥料。
目前,整个园区已初步形成集食用菌产品研发、栽培、加工、销售、废旧菌包处理为一体的高端农业循环体系。随着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黄食用菌规模产业园将成为长江以北规模最大、技术最成熟的层架式、智能化金针菇栽培基地,力争两年内跻身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强乡镇。(记者 于玲)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