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1-1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目前,我国食用菌年产量已突破了1800万吨的大关,出口贸易额逐年激增,成为了种植业中的一大支柱产业和县域食品加工经济的新增长点。然而伴随而来的各地区食用菌产业的无序扩张和产能过剩也有可能导致新一轮中低端食用菌的量多价跌。而高端食用菌如松露、松茸的人工生产加工虽然已具备了较成熟的技术条件,但规模化市场化培育销售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还处于一个空白,泸西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如能搭上了食用菌高端品种人工培育这趟快车,那必将成为泸西绿色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也必将为全县人民群众的增收创富和生物食品加工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一个千载难逢的大机遇,大市场。
一、泸西县发展高端食用菌生产加工产业的背景
云南素有野生食用菌王国之美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滇中以北地区与法国普罗旺斯相似的地中海气候成为最为适宜食用菌的生长和繁殖的地区之一。全省食用菌自然资源蕴藏量丰富,世界可食用的菌类一共2000多种,云南就占800多种。其主要品种有松茸、牛肝菌、青头菌、鸡油菌、块菌、羊肚菌等。
作为野生食用菌里最为名贵的品种,松露和野生松茸遭受了粗暴、掠夺式的开采方式,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大范围干旱天气,致使松露在云南的产量已经从原来的三四百吨降到2009年的70吨左右、在云南大部分地区已难见其踪迹,价格也一路飙升。不论品相、生熟,但凡有货均能卖到350元1公斤的高价,基本形成了“千金易得而一菌难求”的态势。而作为全国食用菌人工培育学科研究带头部门的云南师范大学人工培育松露、松茸项目却一直少人问津,也缺乏关注,致使虽然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却无法产业化、市场化。一方面是利润丰厚、供远不应求的市场,另一方面是一套较为成熟的生产技术,两者结合必然会给先行一步的参与开拓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而意在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泸西,无疑站在了这个充满了机会的十字路口。
二、泸西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方向和路线
2011年9月,泸西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召开了泸西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听证会,正式审议红河山珍菌业开发有限公司食用菌发展项目报告,也明确提出了发展食用菌种植加工产业的新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在会上根据近期食用菌市场情况,很多听证代表提出了如何避免与外县雷同的低端产品重复建设及市场运作方面的疑问。面对这些问题,会议的参与者,企业负责人和众多听证代表均认为泸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必须走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道路,而名贵品种食用菌人工培育无疑就是这条发展道路的灯塔和目标。就怎样走好这一条路,笔者认为可以以泸西县现有的普通食用菌培育为基础,先抓住机遇尝试性的开展一系列高端使用均培育的前期工作,降低培育风险,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为未来5到10年内高端食用菌品种大范围推广打好基础。
(一)主动与松露、松茸等高端品种食用菌人工培育项目科研部门联系,依靠其技术力量,在泸西条件适宜的区域建立100亩左右的试验区。作为政府相关事务主管部门,应召开高端品种食用菌座谈会议和沙龙,组织县域内有投资食用菌人工培植项目的投资人士与上述科研院食用菌学科带头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双方达成科研投资意向的前提下,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协调好实验区用电、供电、供水三方面的问题。
(二)加强食用菌专业人力资源培育,为将来大范围推广储备技术管理人才。政府主管部门可邀请科研机构和院校学科带头人根据泸西县现有培育食用菌种植户情况,通过举办现场教学班和远程教学系统进行定期性的教学培训。通过培训教育,一方面可以用科学手段规范我县现有种植户及食用菌加工企业的生产,使其培育技术统一化,标准化,切实让培育种植普通食用菌的种植户和企业降低培育风险,实现现有经济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通过教学和培训可以在县域范围内选拔出一批食用菌培育技术能手和具有较高食用菌产业管理经验和销售网络的企业负责人,为未来5到10年后高端食用菌大范围推广储备好人力资源。
(三)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和信息服务协调,稳控好食用菌产业发展初期的速度和规模,避免产业发展过快,产能过剩挫伤菌农和企业种植生产积极性。顺利推进该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仅仅依靠一个处于发展初期、不甚完善的市场体系自发的进行是不安全、也是是不可能的,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下大力气做好整个产业系统的宏观调控工作。食用菌人工培植生产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在我省,往年间经常出现食用菌集中上市、价格跳水,集体断货、价格暴涨的现象。而作为产业信息弱势群体,受不对称的市场信息诱导盲目发展,无序扩张给很多地区菌农和发展初期的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的巨大伤害。因此,实施有效宏观调控除上文提到的加强技术培训,实现标准化规避生产风险外,政府主管部门还必须在产业发展初期,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构建一个对称、公开的县域内信息交流平台网站,可由具有资质的信息中介机构提供信息服务,让食用菌生产方切实掌握全省乃至周边贵州、四川、广西三省的食用菌供需信息,以及时调整产品产量和产品品种结构,实现其生产效益的持续化和最大化。之后,经过3-5年的发展,在泸西县食用菌产业稳步发展到一定规模,出现一到两个全省范围内食用菌产业代表性企业后,可向省工信委建议,由其牵头组织全省食用菌规模化生产企业与国内主流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网、淘宝商城)合作,建立起一个具有政府公信力保障,代表全省食用菌生产企业的对外电子展销平台,依靠此平台提升县域内的代表企业经济效益,深挖国内外市场潜力,实现全县食用菌产业市场的二次创业升级。
做好以上的工作后,高端品种食用菌推广工作将得到技术、信息、环境、市场四方面的支持,培育风险将进一步降低,市场效益也将得以实现最大化。(马锦伟)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