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横县食用菌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发布时间:2013-02-0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老乡,摘蘑菇辛苦吗?对现在的工作满意吗?”“我愿意天天搞蘑菇,现在的工作很好。”这是国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云表镇朝南村蘑菇工厂化生产基地考察时发生的一幕。
        蘑菇是我县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朝南模式”的大力推广促进蘑菇产业跨越发展,巩固扩大了全国双孢蘑菇产量第一大县的地位。
        大企业扬起产业龙头
        云表镇朝南村蘑菇工厂化生产基地内,办公区、绿化区、生产区座落有致,工人们在忙碌地摘采鲜菇往卡车上装。近年来,我县结合实际,着力改变传统蘑菇种植模式,通过引进广西集盛食品有限公司等大企业作为龙头带动,采取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促进了蘑菇产业的迅速发展。2012年,全县种植蘑菇1420万平方米,产鲜菇10.466万吨,产值97391万元。蘑菇产业的迅速发展使我县成为全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县。
        目前,我县建成了单造栽培面积4.2万平方米的蘑菇工厂化生产基地,基地引进国际先进的“隧道发酵+温控菇房”技术,实现了周年化生产,每造生产期2个月,每年可种6造,每造单产可达到30公斤/平方米。而以种植蘑菇为主的云表镇朝南村,2012年全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2000元。
        新模式破解生产“瓶颈”
        朝南村蘑菇工厂化生产基地内,空调呼呼作响,无论寒暑,温度始终保持在16至18摄氏度左右。厂房内蘑菇种植架子有六层高,一年365天每天都能生产鲜菇,每天产量达到6吨。产品远销广东等地。
        “以前种植蘑菇,要看天吃饭。暖冬、冻灾、持续阴雨这些异常气候严重影响蘑菇生产。加上冬种蘑菇生产期较短,全年有大半时间无法种植,所以种植蘑菇收入不高。”朝南村的覃林说。为破解制约蘑菇生产的“瓶颈”问题,推动蘑菇产业跨越发展,我县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蘑菇产业提升的突破口,通过提高蘑菇产业的设施水平,减少甚至避免气象因素对蘑菇种植的影响。一是创新蘑菇工厂化生产模式,破解蘑菇生产季节制约问题。引导南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广西集盛食品有限公司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建设蘑菇工厂化生产基地,把蘑菇从室外种植请进了温室里。2009年以来,该公司累计投资10933万元,建设了6万平方米蘑菇工厂化生产基地,基地采用国际先进的“隧道发酵+温控菇房”技术,实现了全天候、周年化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二是创新蘑菇产业化发展新模式,破解蘑菇生产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制约问题。2010年4月,云表镇云表社区朝南村以全村耕地入股成立了横县新时代大棚蔬菜种植合作社,合作社拿出250亩的连片耕地和集盛公司合作建设蘑菇工厂化生产基地,由集盛公司负责资金、技术和市场,创新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蘑菇产业化发展新模式。
        全新的合作方式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朝南模式”,并美名远播。朝南村的农民生活也因此迈上了新的台阶。
        助力新农村建设
        “我们现在可是工人了,年底还有分红呢,呵呵。”朝南村村民覃子财对我们说。现在,朝南村有105名村民在蘑菇基地上班,年人均收入达2万元。农民返乡务工,使“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迎刃而解。蘑菇基地的发展还带动了蔬菜基地和原料收购运输业的发展,全村购买了汽车、后驱动43辆,从事种菇原料收购和运输,不到一年就收回了投资。
        目前,蘑菇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生态大棚蔬菜、休闲农业、原料运输等产业的发展。到2011年底,朝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1万元,村里了建成国内领先的蘑菇工厂化生产基地,拉长了产业链,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富裕了的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非常高,自筹了60多万元,无偿投工投劳1638个工日,开展生活、文体娱乐设施建设,另外还筹资478万元开展住房改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为了全市和全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朝南村还从合作社经营收益中拿出一部分资金发放老人生活补助金,60岁至70岁之间的老人每人每年发600元,70岁以上的每人每年发720元。外出打工的村民返乡就业或创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迎刃而解,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朝南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黄家兴、余道锋)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