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窑洞里“植”出致富梦——离石区窑洞食用菌产业发展纪实
发展食用菌产业是今年吕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8+2”农业产业化振兴三年计划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农民收入翻番的有效途径之一。今年以来,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并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项目之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广泛宣传发动,认真开展技术培训,扎实有效开展这项富民工程。
立足区情谋出路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区农村广大农民大量流入城市,农村空房大量闲置,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我区在充分调研、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借市农业产业振兴三年计划的东风,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食用菌产业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我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食用菌种植,我区有两个优势,一是空房闲置数量较大,二是我区历来就有食用菌生产的历史,主要分布在城北、信义、交口、吴城等地,种植模式有地沟、温室大棚等。栽培品种有平菇、香菇、姬菇,以平菇为主。除姬菇外销外,其他品种主要在本地市场销售。部分农户食用菌生产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但是由于食用菌以鲜销为主,价格波动较大,而独家经营的散户种植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小,因而严重制约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为了抵抗市场波动风险,形成规模效应,今年,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8+2”农业产业化振兴三年计划,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区发展食用菌大棚500栋、窑洞2000孔,年产量达1400万吨,同时,投资90万元建设40平米冷藏库3个,配备冷藏运输车3辆,将我区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最大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食用菌产业基地。
因地制宜求突破
今年,市下达我区食用菌产业发展任务为新发展闲置窑洞食用菌栽培2.4万平米(800孔窑洞)。在市委农业工作会议之后,我区立说立行,及早安排部署。
在召开区委四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的基础上,多次召集涉农部门及相关乡镇、村会议,传达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落实我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目标任务;成立离石区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组、离石区食用菌产业管理办公室,配备了食用菌管理技术人才,实行技术人员包乡、包村、包户责任制;印发了《离石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聘请汾阳市三宝食用菌公司进行食用菌理论学习和实地培训,组织食用菌种植户到汾阳和本地食用菌生产大户进行现场考察培训,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种植食用菌的积极性。同时,全面开展摸底调查。通过调查摸底,全区共有6个乡镇(街道)50多个行政村、982户农民有种植意向,规模为1984孔窑洞、44栋温室。排除一些存在安全隐患、条件不适合的窑洞和温室种植户后,有768户、1830孔窑洞适宜种植。目前,食用菌第一批任务共落实改造窑洞286孔,并全部挂上标志牌,涉及信义、吴城、田家会、城北4个乡镇(街道)、7个行政村、93户农民,依托我区永红残疾人食用菌合作社和汾阳山宝食用菌公司,邀请技术人员培训12次、800余人次,同时组织相关人员赴运城、临汾、山东、河北、北京等地考察学习,第一批菌棒从4月25日开始已陆续入户,现已入户菌棒18万棒,出菇率100%。
创新机制激活力
创新组织领导机制。在全区实施“五大建设”的宏观背景下,成立了离石区农业园区建设领导组,下设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区农委成立食用菌产业管理办公室,配备了管理技术人才,全面督促检查指导全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各乡镇抽调一名副职主抓食用菌生产,并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倒排工作时限,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在市财政补贴的基础上,由区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对食用菌生产户和专业合作社进行补贴。信义镇永红村按照10元/平方米的标准,对完善食用菌生产的窑洞地面、墙体、房顶、窗户、后墙等基础设施条件进行补贴,改善食用菌生产的控温、控湿、通风、遮光、防虫等条件。
创新管理机制。在发挥区内的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作用上,我区实行统一原料供应、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回收产品的“五统一”管理,提升了食用菌生产的产业化水平。在食用菌生产窑洞条件的完善工作中,吴城镇兔坪村设置了地面完善、墙体完善、通风设置、遮光设置、防虫设置等若干工作小组,分组对各项工作实行统一安排、统一标准、统一时限、统一实施的“四统一”,确保了改造任务的顺利完成。特别是吴城镇兔坪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职能,为农户从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生产、技术、销售一条龙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农户食用菌种植的积极性。
创新技术培训机制。我区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农业部门技术骨干,相关乡镇、街道分管副职及行政村主干、食用菌生产大户到汾阳三宝公司实地观摩学习食用菌生产操作规程、管理技术要求等知识;邀请汾阳三宝公司技术人员来我区对食用菌生产户进行生产技术理论培训和实地指导。在此基础上,实行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包乡镇、包村、包户制度,并聘请区内食用菌生产土专家全程指导农民食用菌生产。
创新产销加配套机制。发展食用菌产业,根本目的是为了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在菌棒入窑、产量稳定的情况下,为了解决食用菌销路问题,我区在与汾阳市三宝食用菌公司建立良好供销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多次组织相关人员赴河北、北京、山东、河南等地调研考察,广开食用菌销售、深加工渠道,确保菇农增产增收。目前,我区已从山东调回食用菌菌棒10万棒,初步引进河北常山、河南濮阳食用菌加工企业在我区落地建设食用菌深加工基地,与北京福润骏达菌业达成食用菌产品供销意向。
创新督促检查机制。由区委办、区政府办、区农委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各乡镇(街道)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对好的典型及时宣传报道,对落实进度慢的乡镇进行通报批评、电视曝光;同时,全年进行三次大型检查,对每次排在前面的乡镇(街道)、村给予奖励,对每次排在后面且完不成任务的乡镇(街道),除主要领导电视表态发言外,组织戒免谈话。从而有力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推进全区食用菌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农民收入翻番目标。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