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3金针菇市场打响寒流下的突击战
发布时间:2014-01-0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记者 姬丹丹) 近几年金针菇的市场越做越大,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就2013年金针菇的日产量达到2678.65吨,在市场不景气的状况下依旧名列前茅。原因其一是:因为它的营养价值,有利于新陈代谢,有助于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尤其对青少年生长发育大有益处。另外它已经作为普通蔬菜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对它的烹饪方法消费者也有了了解,并且价格也被消费者认可。其二是:作为食用菌家族的大品种,金针菇的技术国内已经十分成熟,并且产量很高,出菇周期不是很长,很适合工厂化栽培。目前国内有很多规模化生产金针菇的工厂,这些工厂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栽培金针菇,既高产,又高效。
当然,作为技术比较成熟的品种,它的成熟只是相对比情况下,目前金针菇的市场状况,的确是处在一个低谷时期。2013年数据显示,在全国238家金针菇企业中,更多的金针菇企业规模还是不大的,而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掌握不准环境的温度、湿度,生产费工不少,但产量不高,效益不好。很多金针菇企业把金针菇改为杏鲍菇品种,在做的企业也是每天赔钱在硬撑。从2012年以来,金针菇价格一直在走下坡路,2013年更甚,小作坊式的金针菇种植户基本都倒闭了,大的金针菇企业也亏损了很多。那些技术不行、资金链不完善的企业也面临着倒闭或者转行。
确切地说,这个寒冬期应该是从2011年夏季开始逐渐显现的。当时的千克价约在10元左右,致使一些新上企业感觉与期望相距过大或因资金链断裂无法维持而中断了继续生产。该现象至2012年夏季加剧,最低潮时曾跌入不足4元的谷底。从2010年开始很多企业一窝蜂的上马金针菇,出菇后一起涌向市场,由于高温季节的消费量大幅减少,市场不堪重负,经销商必然就地压价。无序的竞争、混乱的市场,最终损失的除了经营者,生产者成了冤大头。其实金针菇曾经有过辉煌的时期,出厂价最贵的是在2009年,那时候是23元每公斤;2009年和2010年这两年的价格也可以,都在20元每公斤以上;2011年逐渐下滑,滑到了10元每公斤;2012年下滑最厉害,均价6元每公斤;2013年均价在8元每公斤左右。而2013年金针菇价格在2月末开始下降,6月末或7月初价格开始缓慢攀升,9月份价格上涨最高,9月份之后价格又开始降低,此数据充分体现了金针菇的价格受供需关系的影响巨大,关停并转的现象在金针菇企业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在调查中关停并转企业90%集中为金针菇企业,很多企业都采取适时减产来应对季节价格低谷,并且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处于观望状态,但是一部分资金雄厚的企业还在继续加大产量,占据市场,这就形成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弱肉强食的局面。
价格急坠,很多企业表示“伤不起”,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个阶段是每个行业所必须经历的,很多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尽管金针菇市场如此不景气,但是很多企业信心依旧,仍有人“加码”,像上海雪榕、如意情集团、天水众兴,包括广东星河这些行业巨头,依然在加大产量,就他们的话来讲,危急中存在机遇,占有客户端,就占有了未来的市场舞台。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