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专家学者话菌种改革
发布时间:2014-03-0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提高制售菌种人员的文化素质
李玉春(中国食用菌商务网理事长)
现在很多食用菌主产区培育菌种人员素质大多偏低,有些甚至从未经过专业培训,只是耳濡目染学来的一点知识,然后依葫芦画瓢,培育出来的菌种很多缺乏技术含量,这样就会造成出菇质量差、产量低,直接影响菇农的收入水平。
为此,食用菌主产区领导要重视菌种研发人员的业务素质,从高等院校选拔校食用菌专业人才队伍充实到研发菌种的队伍中去。另外,邀请全国食用菌菌种专家去基层指导菌种人员的制菌技术,这样就有利于菌种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为中国食用菌正名
李玉(中国工程院院士):
希望我们能把自己国产的、好的菌种保留下来。我们的蘑菇里包括真菌、假菌,这反映了我国正规的菌种在认定方面和审定方面还存有一些误区。名不正则言不顺,我希望大家认可一个定义,就是将食用菌类称作为菌类作物,使其和稻田作物、油料作物具有同等地位。
中国有些好的菌种在国际上都很有名气,但是我们关于这方面的价值认识还远远不够。等到中国食用菌类“名正言顺”之后,无论从品种角度还是从管理层面,都将促进我国的菌类产业更好发展。
法律为产业保驾护航
郡山贤一(日本食用菌菌种协会会长):
现在中国,有很多企业和科研机构在进行杂交菌种的培育研发工作。我们希望通过交流,利用菌种杂交培育出适合本地生长环境的食用菌品种。希望政府能在法律层面,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细化,为参与食用菌杂交培育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更多更详尽的保障。
加快选育适合现代工厂化需要的新品种
王泽生(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
只有用工业化的理念,推广机械化、智能化生产新技术与装备,才能提高菇的产量、品质,实现可追溯,以保障菇品质量安全。目前推广的W192、W2000正是传统农业向工厂化生产的过渡型菌种。下一步,我们要加快选育适合现代工厂化需要的新品种,培育出对栽培管理要求不高,生产整齐、快速,产品大小均匀,质量一致的品种,通过工业化的生产控制,提高产量、质量,引领现代化菇业发展。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