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作为一种珍稀食用菌,营养价值高、产量少,在市场上价格居高不下。但目前产品技术突破少,卖的形式很单一,从长期来看,不利于产业发展。为此成都金堂县正在建设菌业产业园,将重点以羊肚菌为主开展食用菌的精深加工,生产口服液、胶囊、罐头等产品。
卖价虽高,形式单一
普通的由人工栽培的羊肚菌一个仅10g左右,卖到国内外的高档餐厅都很受欢迎。羊肚菌干货在市场上能卖2000多一公斤,但卖的形式却很单一。
精深加工,拓宽品类
金堂县正在建设成都金堂菌业产业园,将重点以羊肚菌为主开展食用菌的精深加工。“将向保健品领域开发,口服液、胶囊、罐头都会是探索的方向。”
6月14日,微雨,龙泉山脉升起云雾。沿成德南高速穿过重重群山,金堂县赵家镇便出现在雨雾之中。放眼望去,平水桥村中心地带有一片黑色大棚。这是四川省农科院在金堂县设立的食用菌示范基地,最早的人工栽培羊肚菌由这里长出。基地管理人老严告诉记者,4月份羊肚菌下市后,基地保留了大棚,继续试验培育灵芝、竹荪等品种,而周边老百姓则把棚拆除,就地种上西瓜,卖完后等10月份新一季羊肚菌的菌丝培养。
今年,金堂县羊肚菌实现产值8000余万元,种植面积继续以每年千余亩的规模增长。记者从金堂县农林局了解到,正在建设的成都金堂菌业产业园,将探索羊肚菌精深加工,地里长出的羊肚菌,将变成口服液、胶囊等保健品,走进市民生活。
新型栽培模式
羊肚菌种完种西瓜一年到头不缺货
平水桥村的水泥路旁,矗立着一朵朵羊肚菌的塑像,如同当地的新地标。2012年,羊肚菌野生驯化和栽培在基地里试验成功,由此开启了金堂菌菇产业的新面貌,也改变了农户的生活。
省农科院副研究员、省食用菌协会秘书长姜邻是基地落成和建设的参与者,他告诉记者,羊肚菌作为一种珍稀食用菌,营养价值高、产量少,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居高不下,不过由于长期没有技术突破,消费者仅能吃到野生羊肚菌。基地试验成功后,羊肚菌迅速在农户地里推广,从当初基地里的10亩扩展到2017年全县的4000余亩。“羊肚菌确实贵,鲜货的田间价能到70元一斤,但投入高、养起来难。”姜邻说,每次给农户做培训时,光是整地、开沟、搭棚、管理的内容都能讲一天。加上羊肚菌每亩的投入在1万元左右,远高于传统农作物,保产增收更是马虎不得。
10月菌丝培养,次年4月出菇完毕,当年羊肚菌季宣告结束,土地的种植并没有结束。记者到赵家镇采访时,农户地里都种着西瓜,已有了篮球大小,一些农户挂出“西瓜采摘”的招牌,准备迎接夏季的游客。“种羊肚菌时盖上遮阴网,种西瓜时盖上大棚膜,一地两用,老百姓赚得也多了。”县农林局申浩介绍,目前,金堂在试验新型栽培模式,探索了“羊肚菌-菜”、“水稻-羊肚菌”、“林下套种羊肚菌”、“羊肚菌-西瓜”、“层架式栽培羊肚菌”等模式,让蔬果和羊肚菌一年到头不间断地上市,农户有了双重收入。
品牌增值之路
探索羊肚菌变口服液建立食用菌文创产业基地
成都天绿菌业有限公司是金堂县第一家人工培育羊肚菌的企业。董事长石代勇介绍,普通的由人工栽培的羊肚菌一个仅10g左右,由于匀净没泥沙,卖到国内外的高档餐厅都很受欢迎。每年,他从169户注册农户手中收购的羊肚菌干货达到20~30吨,在市场上能卖2000多一公斤。
但卖的形式却很单一。“羊肚菌是菌中之王,价格是普通菌类的30倍左右,哪个不想卖?但是一直没有多样化的产品出来。”石代勇指了指展示品介绍,从2011年开发菌类产品以来,草菇、海鲜菇、猪肚菇等早就被做成菌味鸡精、酱油、罐头、小零食等产品,市场反响也不错,只有羊肚菌还待开发。
石代勇表示,从企业盈利的角度来看,羊肚菌仅仅是初加工做成干货就已经畅销市场了,如果精加工没有合适的工艺,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反而是对原材料的浪费。自公司开始出口野生羊肚菌以来,10多年里羊肚菌价格没有跌过,目前公司一半的收入,由羊肚菌贡献。
这种情况在金堂县也很普遍。金堂县共有8家企业做菌类的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涉及到赵家镇、清江镇和淮口镇,但没有1家企业涉足羊肚菌的精深加工。
“川货要出山,不能直接卖,提升产品附加值才能促进产业更多元、更健康地发展。”申浩告诉记者,金堂县正在建设的成都金堂菌业产业园,规划区包括赵镇街道、清江镇、赵家镇、福兴镇,总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10平方公里,将重点以羊肚菌为主开展食用菌的精深加工。“根据羊肚菌的价值,将向保健品领域开发,口服液、胶囊、罐头都会是探索的方向。”申浩介绍,赵镇街道将建成食用菌高端种业研发生产中心、食用菌科技产业基地、食用菌文创产业基地、食用菌精深加工物流基地,借力科技,既要研发高端品种,也要提取羊肚菌营养物质便于后续开发,延长羊肚菌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