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29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中国食用菌商务网主办,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全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联盟、中国林学会林下经济分会、河南省食用菌协会等单位参与支持的“2019中国(三门峡)国际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羊肚菌林下经济发展研讨会”在河南省三门峡文博城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召开。来自全国近300家企业携2000多项创新成果到会展示展销,同时,举办了多场专题报告会, 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原所长王泽生作了《中国双孢蘑菇品种改良与应用》的精彩演讲。
会上,王泽生所长介绍了我国双孢蘑菇品种改良与应用现状。他指出,1925年至今,我国双孢蘑菇生产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世界第一的过程;农业生产占90%多,工厂化生产近10%,年产鲜菇300万吨左右,占世界产量的60%左右,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65%左右。我国双孢蘑菇育种、制种和栽培,从引进到消化,从开发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蘑菇科研与生产的大国。
王泽生所长谈到,30多年来,中国福建蘑菇团队一直从事双孢蘑菇菌种的研发工作,育成高产优质杂交品种As2796。As2796结合了亲本02的高产、抗高温特性和亲本8213的优质、抗褐变、不易开伞、保鲜能力强的特性,适应性全面超过了亲本和引进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强抗性和广适性。作为我国自主选育成功的双孢蘑菇杂交品种,扭转了我国从国外引种栽培的局面。1992年起在全国连续推广27年并出口东南亚和南美 ;1996年至今连续23年,年产量全国第一,占80%以上; 2004年至今连续15年,年产量世界第一,占50%以上。As2796系列引领了我国双孢蘑菇产业,实现世界第一的跨越式发展。
同时,王泽生所长也提到中国双孢蘑菇栽培技术的相关情况,1989-2006年间,行业内建立规范化集约化栽培新技术:杂交新菌株,培养料节能二次发酵和标准化菇房(此期间,我国多地引进国外二次发酵工厂化生产线共9条,进行试生产);2007-2014年,行业内广泛推广规范化集约化栽培技术,建立中国式工厂化生产厂,引进大型三次发酵生产厂;2015-至今,规范化栽培仍占总产的90%以上,工厂化生产蓬勃发展到数十家,产量近总产的10%,专用菌株,透气袋菌种,三次发酵料和智能化菇房成为潮流。
本届展会以“搭建合作平台、促进产销对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题,会期举办了产品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推介会、主题论坛、专题研讨会、参观考察等活动内容,本届大会的召开,必将成为上半年度食用菌行业又一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