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武义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 让菇农走出大山、走向富裕

    发布时间:2019-10-1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武义县种植香菇始于民国年间。当时,省建设厅举办的农产品展览会上,宣平县韩宝恒的香菇获甲种奖。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武义县以承担实施省级、国家级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武义县食用菌产业提升工程”为抓手,围绕“稳规模、调结构、强规范、提质量、增效益”的目标,推动食用菌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种植香菇这个传统产业“老树绽新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种植品种从少到多,种植范围从小到大,许多武义农民走出山门,把食用菌种向全国。种植食用菌成为武义县许多农民脱贫致富的有力依靠,成为奔向小康的强大“推手”。
        科技引领——“武香一号”成新宠
        因生产香菇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多年来只有零星栽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栽菇新技术的推广,依据县内山林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等条件,1986年香菇生产被列入武义县县级“星火计划”项目。中国虽是香菇的原产国,但日本却以“香菇王国”著称,其香菇产量占全世界70%,而且种植技术先进。
        1990年,时任武义县真菌研究所所长的李明焱被国家科委选送到日本北海道富良野国际农业技术交流中心深造。回国后,李明焱便开始着手鲜菇出口。但出口半年后,日本方提出新条件,希望全年供应新鲜香菇。这给李明焱出了一个大难题,因为香菇的种植温度一般不能超过25℃,因此只能在冬季和春季种。日本的菇农在夏秋两季是采用空调来控制温度的,但高额的成本成为了生产的阻碍。于是,他决定研究培育耐高温的香菇品种。
        1991年,李明焱成功研制出“武香一号”品种,这种能耐34℃高温的香菇在日本获得了终端超市的认可。然而,推广“武香一号”出现了难题。“武义夏天的温度不止34℃,一旦持续高温15天以上香菇就会减产;而高温就可能带来干旱,万一断水就没有收成;除此之外,浙江的梅雨季节持续30天以上,菌棒易烂;同时,农户普遍缺资金,没钱买菌种和菌棒。”李明焱说。后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农业保险解决了菇农的后顾之忧,县财政还安排资金补贴菇农。李明焱采用从日本学来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安排生产,第二年全县就种植了200万袋,并获得了成功。
        花香蝶自来,“武香一号”的成功研发种植吸引了磐安、缙云、丽水等周边县市的菇农前来购买菌种。从1993年开始,“武香一号”的种植规模在省内逐渐扩大。1997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确定“武香一号”为浙江香菇新品种。随后,“武香一号”开始在全国推广。
        科技引领,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仍在继续。“我们通过科技特派员平台,深入基层、生产一线,更好地把省农科院的科技成果在武义县广大菇农中推广,让他们获得更好的技术、更高的效益。”蔡为明是省科技特派员,十多年时间里为武义县菌产业技术创新注入了许多活力。同时,武义县与省农科院食用菌团队投资2000多万共建“食用菌产业区域创新服务中心”,研发推广了食用菌菌棒专业化规范化生产等一批新技术,建成全市首个单体面积最大“菌光互补”光伏电站;研发建立香菇周年化高效种植模式,一举突破香菇传统种植模式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产量质量不稳定的瓶颈制约。
        产业发展 小香菇撑起“致富伞”
        香菇为武义县食用菌产业最主要的菇种,生产规模占全县食用菌总量的70%以上,受益面广、受益农户多。30年前,武义县食用菌产业刚刚起步,如何种植,如何推广都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对于从未接触过食用菌种植的南部山区农民来说,种好食用菌更是一大难题。
        “那时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种植,所以要向他们推广食用菌技术很困难。”花了近半辈子时间致力于推广食用菌种植的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潘祖华,立足本职努力推动武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为使农民增收致富,潘祖华深入基层,进村入户手把手传授食用菌种植技术。食用菌种植的技术含量比较高,需要用到“无菌操作”。为此,他和同事一起下乡,在村里一待就是个把月,从装袋到灭菌再到接种的每一个环节,他都认认真真地传授给村民。“那时还没有先进的灭菌设备,灭菌这个环节是用村民家里的土灶烧火,通过长时间的火烤来完成,一般要花一个晚上的时间。我们就和村民们一起守在土灶旁熬通宵,累了就在土灶旁随便躺一下。”潘祖华说。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新宅、柳城等南部山区乡镇的食用菌从无到有,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农民重要收入来源的支柱产业,100多个食用菌专业村、200多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食用菌示范大户,还指导创建了3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食用菌精品园。为建立郭浦朱食用菌精品园,潘祖华陪同公司负责人到福建罗源、江西黎川、连云港、上海等多个食用菌产业规模较大、发展较快的地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最终成功建立了集“科研开发、试验示范、技术培训、成果转化”于一体的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建成了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秀珍菇规模化、设施化示范基地。
        小小的食用菌,成为了脱贫致富的生力军。近年来,武义县加大了食用菌产业建设,推进食用菌生产设施的升级改造,推动了武义县食用菌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培育了年产值20万元以上的专业大户52户、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家庭农场9个、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家。为帮助菇农增产增收,武义县转变思维方式,专门成立县食用菌区域创新综合服务中心,由政府投资建大棚,出租给农民种植。“香菇大镇”新宅镇已将香菇发展成为该镇优势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全镇年总产值超过1亿元,带动农民年增收5000万元以上。新宅镇的香菇产业为推动山区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全县食用菌总规模3760万棒,总产值4.73亿元,其中一产产值达2.5亿元。
        走向全国 黑木耳成“金木耳”
        小小香菇成为农业发展的领头羊,更成为了菇农走向富裕的桥梁。许多菇农走出家门到四川、贵州等西部地区,依托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指导当地的菇农种香菇;有的还把香菇种到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大都市郊区,更远的甚至到缅甸、韩国。
    9月,如果你来到位于中吉边境的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会看到许多村民院子里的果树下,一排排交错排列的三四十厘米高的白色黑木耳菌棒,远望好似一队队敦厚可爱的小哨兵,格外引人注目。
        陈金生是三港乡金生家庭农场场长,因为带动村民种菇脱贫致富的陈金生当选为曳坑村委会主任。1992年,武义县正在进行食用菌技术推广工作,在曳坑办起了香菇、黑木耳种植基地,33岁的陈金生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开始种植食用菌。“县里提供种子和技术,由乡里担保,我得以贷款6000元栽培了6000个菌棒,一年后香菇收获就产出6000元的利润。”当时的他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踏上新疆阿克苏这片离家5000多公里的土地;更想不到,自己的造访会给当地村民的生活带去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7年6月1日,陈金生来到离家5000多公里的新疆乌什县,一待就是两年多。他现在的身份是援疆食用菌项目的农民技术员,托万克麦盖提村菌棒厂名誉厂长。决定留下来后,陈金生每天埋头果林下的试验地,手把手传授农户种植技巧:水怎么浇、温度怎么控制、多久可以采收……他曾在零下近20摄氏度的天气里,到农田查看黑木耳的冻损情况;也曾连夜与村民合力搭建保护棚,抵御强风沙。从2017年6月至今,只在春节和考职称时回家一个星期。陈金生骑着摩托风雨无阻的身影,成为了当地农户们心中最大的期盼。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陈金生与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年之内共有108万棒菌棒成功栽培,农民增收数千万元。黑木耳变成“金木耳”,小小的食用菌不仅在武义县得到产业化发展,而且在四千公里外的新疆扎了根,更是成为了脱贫致富的主力军。
        小小食用菌带动了武义县农业产业的发展,成为菇农打开致富之门的钥匙,让菇农走出大山、走向富裕。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湖北房县:培强做大食用菌产业 年均综合产值近50亿元

    近日,在湖北房县土城镇塘埂村食用菌产业园,农民忙着采...

    2025-07-09 16:19:47

    重庆万盛:食用菌产业规模及链条实现“双提升” 年产值达6亿元

    近日,在重庆华绿生物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食用菌生产工...

    2025-07-03 16:19:25

    河南清丰县:多维发力打造食用菌全产业链条

    近年来,河南清丰县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为平台...

    2025-07-02 16:51:26

    辽宁朝阳市:食用菌栽培面积突破1.25万亩 产业强势崛起

    辽宁朝阳市地处北纬41°黄金种植带,阳光充足、日照时间...

    2025-07-01 16:29:44

    重庆黔江区:食用菌品种逐渐丰富 产业走向升级之路

    近日,在重庆黔江区水田乡龙桥村食用菌生产基地,工人们...

    2025-06-28 15:01:04

    广西灵川县:食用菌产业迈入工厂化新时代

    近年来,广西桂林市灵川县立足资源禀赋,着力打造食用菌...

    2025-06-27 16:07:07

    安徽六安市:总投资5.1亿元 叶集区食用菌全产业链项目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近日,在位于安徽六安市的叶集区食用菌全产业链项目建设...

    2025-06-23 16:41:00

    黑龙江佳木斯市:全力打造“寒地菌菇”之乡 食用菌年产值超10亿元

    近年来,黑龙江佳木斯市充分利用天然有机生态绿色独特的...

    2025-06-18 16:16:41

    贵州大方县:人工驯化珍稀食用菌 开启工厂化量产新时代

    日前,走进位于贵州大方经济开发区的毕节市农业发展集团...

    2025-06-17 16:29:54

    山东淄博:鲁山雪菇数字工厂化栽培为食用菌绿色转型树标杆

    日前,鲁山雪菇数字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测产观摩会在中国...

    2025-06-12 15:59:29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