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海鲜菇生产基地,菇香四溢,出菇房里,分层排列的架子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白色海鲜菇,一排排、一丛丛,长势十分喜人;包装车间里,工人们戴着口罩,正忙着称重、真空包装。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基地工人分批上班,减少人员聚集,每天对工厂进行全面消毒,加强人员检测排查,要求工人工作期间必须全程佩戴好口罩……确保复工复产过程中疫情防控不松懈,保障全体员工的生命安全。
“2月1日开始复工以来,老板让我负责全厂区消毒,每天早晚消毒,每天负责给工友们检测体温三至四次,并做好登记。”在海鲜菇生产基地务工的群众周方红说。
在疫情防控期间,因为交通管制,生产产品如何运输出去,成了菌菇生产企业最为担忧的问题。为解决企业难题,三都自治县通过简化疫情防控应急运输车辆通行证办理流程,为企业运输应急物资、产品、原料提供车辆通行保障便利。
“我们现在产品包装好之后,装好车,通过县里面的防控指挥部开办通行证运输出去。办证很方便,挺快的。”海鲜菇生产基地负责人申泽学说。
据悉,九阡镇海鲜菇生产基地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入,贫困户与公司签订利益联结协议,每年得到固定分红,使1608户7400人受益,并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
坐落在三都自治县周覃镇的香菇种植基地,十几个黑色菌棚里弥漫着淡淡的菌香,一个个整齐排列的菌棒上,朵朵香菇如小伞般尽情地舒展着身姿。几个妇女戴着口罩,正在香菇棚里左右忙碌地采摘香菇。
“过完年我们就来这里采摘香菇,现在人还少,老板也要求我们要戴口罩,还要量体温。”在基地里采摘香菇的群众周美燕跟记者说。
据香菇种植基地负责人介绍,年前上的菌棒现在出菇量少,只需要小部分工人采摘,等采摘完毕后就全面开工生产菌棒,现在所需的原材料已准备就绪,生产机械正在安装检测,争取早日实现全面复工生产。
“打赢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是关键!”在推进脱贫攻坚的进程中,三都自治县委政府因地制宜,根据食用菌市场前景良好、收益见效快等优势,积极引进食用菌种植产业,开辟了一条“短、平、快”的脱贫攻坚致富门路,为千万水乡群众撑开了“致富伞”,2019年,全县发展食用菌3500万棒,是群众“一达标”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食用菌是四季生长的经济作物。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三都自治县食用菌生产企业克服重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保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