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贵州六盘水六枝特区月亮河乡贵州鸿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食用菌栽培场,在层层的绿色屏障下,一排排菌棒整齐有序地静卧在菌架上,猴头菇、香菇、榆黄菇等食用菌出菇正旺,长势喜人。记者发现,与大多数食用菌基地不同,该栽培场未建设大棚,在纯天然的林地中,食用菌在最接近野生的环境下生长,因而被称为“仿野生菌”。
“树林的遮蔽利于食用菌生长,腐烂后的菌棒可以直接投放至土地,给树木施肥。废弃的菌棒还可以用来养蚯蚓,蚯蚓又作为养鸡的食物,形成一个小型的循环农业体系。”贵州鸿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太鸿介绍说。近年来,公司按照“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三变”改革模式运作。林下栽培出的食用菌虽然口感好,营养丰富,但是价格贵且品相较大棚产品差些。为此,公司推出了“从林间直接上餐桌”的销售模式。同时利用电商各个平台上销售,东西部协作的产业扶贫订单也下来了。凭着“一园一地一厂一馆”,该基地在贵州省同类基地中规模名列前茅,今年的食用菌种植规模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10万棒,总计达15万棒。
“这个产业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行业争资源,我在鸿霖公司拿了1000多个菌棒自己栽培,仅3个月,销售金额就达12000元,净赚7000元。当地种植户刘胜明欣喜地介绍说。
从林间到餐桌、从餐桌到礼品,鸿霖公司通过“蘑菇宴”带动品质,品质又带动品牌,其无污染的天然有机食用菌在食客们的口口相传中渐渐为人熟知。据了解,不久前,陈太鸿投入100万元对厂房进行改造,并购买检验设备和菌丝加工设备等,预备规模化生产菌丝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