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走进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大村镇平菇工厂化栽培示范基地,菇房内可明显感觉到冷气十足。菇房外,光照指示、加湿指示、排风指示等多个指示灯在控制面板上以不同色彩点亮,工作人员对房间内的各方面指标进行监控调整。一棒棒平菇正舒适地生长在一间间“空调房”中。据了解,得益于这些“空调房”的辅助,实现了平菇生长过程中大通风与低室温之间的平衡,在达到产能飞越的同时大幅节能,更实现了一年四季皆丰收的美好愿景。
“工厂里有平菇房25间,平均每间有菌包一万个,一天可出产三吨半鲜菇。”青岛绿色家园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江富介绍,通过设计研发专门为平菇生长打造的“空调房”,在大幅度提高产能的同时,实现了80%的节能。在工厂化生产条件下,这里3亩地的厂房可达到200亩地的产能。
传统意义上的食用菌栽培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二百亩的产地往往需要上百人参与其中。而在大村镇的平菇工厂化基地里,平日只需五六个工作人员在这里忙碌。同时,食用菌栽培也带动产业链的发展,从菌包制作到原料回收等环节,都需要工人参与其中,带动劳动力就业。
大村镇食用菌有着深厚的发展历史,如今,“蘑菇之乡”已成为该镇的一张靓丽名片。据统计,当地目前引进培育了7家龙头食用菌企业,建设食用菌种植棚1800余个,全镇年菌棒保有量800-1200万棒、年产食用菌3000余吨,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带动劳动力1800余人,实现了产业由单一种植到规模产业化的量变,进而在乡村振兴之路的探索中不断突破与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