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新征程,奋楫再出发。在充满希望的春天,2023年全国两会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迎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肩负人民的殷切期待,齐聚北京,共商国是。
值此全国两会进行时,小编带大家看看各位代表、委员们有哪些“菌业故事”,带来哪些“菌业声音”?
董建新代表:“留住人才”拓宽乡村振兴路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定西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党支部书记董建新,2002年,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元古堆村三面环山,气候高寒阴湿,长期村落凋敝,人称“烂泥沟”,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回乡以后,董建新曾尝试发展产业,但受制于交通、环境等因素,发展得并不理想。2013年,元古堆村迎来转机。董建新响应乡政府号召,报名参加了前往福建蓉中村学习的培训班,学到很多致富经验。
当地政府带动、鼓励农民种植百合、马铃薯种薯、中药材,并成立了元古堆村百合农民专业合作社,董建新带头加入。2019年,元古堆在光伏基地下建立光伏食用菌种植基地,董建新开始种植羊肚菌,经过努力,终于种植成功。2020年,元古堆的羊肚菌产业纯收入达到20多万元。2022年,元古堆的羊肚菌一度供不应求,湿的一斤100元,干的一斤1000元,一度卖断货。
从发展特色产业到乡村旅游,元古堆的发展越来越多元。民宿、农家乐、乡村汇客厅、党建广场、万寿菊花海、梅花鹿园、萌宠乐园、乡村小木屋、时空钥打卡地……元古堆依水而建、依山而建的旅游设施,吸引了不少人到此旅游。
但元古堆能担任引导和讲解交流的人才不够用,民宿管理也亟需更加专业的旅游人才,如何让客人有更好的旅游体验是当前农旅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为此,董建新提出,希望能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希望有明确的制度激励优秀人才下沉到乡村,为乡村振兴拓宽发展之路。
于安玲代表: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图源:大众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济宁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于安玲身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守护人”,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了解粮食、蔬菜、油料等农作物生产情况;带领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的工作人员,从农田环境到百姓餐桌,对全市农产品实施全过程质量检测。在与农户交流时,经常向他们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讲授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知识,并认真记录农户的意见建议。
于安玲多次到济宁邹城的蘑菇小镇调研,小镇已经实现了食用菌的工厂化、智能化生产。例如,金针菇突破季节限制,一年可以生产六茬,再加上垂直种植,产能效益大幅增加。因为环境可控,产品质量更加优质安全。
于安玲提交了有关设施农业建设的建议,希望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在条件适宜的城市公园里尝试建设垂直农场,推动农产品更加高产高效、优质安全,满足应急保供等功能。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