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蘑菇中毒根据临床表现主要分为8种类型: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光敏性皮炎型、急性肾损害型、横纹肌溶解型和混合型。
1.胃肠炎型蘑菇
胃肠炎型蘑菇中毒在毒蘑菇中毒案例中占大多数,潜伏期10分钟到2小时,以剧烈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预后较好,但严重腹泻易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昏迷,甚至死亡情况发生。
2.急性肝损害型蘑菇
急性肝损害型蘑菇中毒潜伏期在6~30小时之间,病例早期先出现腹痛、腹泻或呕吐等消化道不适症状,消化道症状好转后有1-2天的“假愈期”,之后出现明显肝功能损伤,少数患者可伴有心脏和肾脏等多脏器损害。病情严重者可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和/或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此型是我国毒蘑菇中毒死亡率最高的类型,导致此型中毒的蘑菇品种类型主要为鹅膏属的一些剧毒种类,还包含环柄菇属和盔孢伞属的一些种类,常见的致命白毒伞属于此类。
3.神经精神型蘑菇
神经精神型蘑菇中毒在毒蕈中毒事件中也占较大比例,潜伏期约10分钟到6小时,以兴奋、狂躁、幻视、幻听等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同时可伴腹痛、腹泻或呕吐等消化道和瞳孔缩小、多汗、唾液增多、流泪、嗜睡甚至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此类中毒一般预后良好。
4.溶血型蘑菇
溶血型蘑菇中毒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到3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血红蛋白尿、贫血等症状,严重者导致急性肾衰竭、休克、急性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可致死。
5.光敏性皮炎型蘑菇
中毒的潜伏期为24-48小时,表现为皮肤红肿、疱疹,且有日光照射后症状加重表现,毒性成分可能为卟啉类光敏型物质,一般预后良好。
6.急性肾衰竭型蘑菇
急性肾衰竭型蘑菇中毒近似急性肝损害型中毒,但其主要靶器官为肾脏,出现少尿或无尿,肾功能损害比肝功能损害更严重。
7.横纹肌溶解型蘑菇
中毒的潜伏期在15分钟到2小时,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6-12小时后出现酱油色尿、肌肉疼痛、肢体无力等横纹肌溶解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