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北京延庆区生物多样性调查科研团队首次发现并命名了一种珊瑚菌类真菌新种:金黄暗锁瑚菌。
在张山营镇针阔混交林的松属树下,采集到多株通体金黄的珊瑚状真菌。经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双重鉴定,确定为暗锁瑚菌属新成员。因其担子果呈明亮的金黄色,团队将其命名为“金黄暗锁瑚菌”,相关成果已被接收发表于国际权威SCI期刊《MycoKeys》,证明其分类地位和科学价值得到国际同行认可,并为后续大型真菌调查提供了技术方法与参考依据,也印证了延庆作为真菌研究“热点地区”的潜力。
延庆地处燕山—太行山交汇带,森林覆盖率高达62.01%,枯枝落叶层厚、腐殖质丰富,为大型真菌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生境。其温带季风气候与山地地形共同塑造了微气候多样性,支持从低海拔阔叶林到高海拔针叶林的垂直真菌分布带,为真菌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天然实验室”。
珊瑚菌类真菌普遍具有外生菌根共生能力,在森林保育、物质能量循环及能量传递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珊瑚菌类真菌能够分解枯枝落叶和其他有机物质,促进养分循环。它们通过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等复杂有机物,释放出可供植物吸收的养分,从而维持土壤肥力。同时,珊瑚菌类真菌还能够分泌多种酶类,参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从而减轻环境污染。另外,通过菌丝网络,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进而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此外,珊瑚菌类真菌还含有丰富的药理活性成分,其部分种类不但能够食用且味道鲜美,还被传统医学和现代研究证实具有抗炎、抗肿瘤等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