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全州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云南红河州供销联社出台《红河州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对食用菌产业发展作出部署安排,坚持和推进食用菌产业链培育。
一是种业端。注重食用菌种业发展,支持红河、金平、元阳等县市发展栽培食用菌种业培育。红河县探索实施“613”联农带农新模式,培育种植小香菌、羊肚菌等30万棒,产值达360万元。目前,全州年培育并生产平菇、黑皮鸡枞、木耳、香菇、榆黄菇等栽培菌品种菌棒300万棒以上。
二是生产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根据现行政策,结合州域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强化规划引领,优化产业布局,分类推进全州野生食用菌、栽培食用菌“两类”基地建设。据县市统计,2024年,全州食用菌总产量5.04万吨、总产值13.67 亿元,其中,野生菌产量1.92万吨、产值9.61亿元,栽培菌产量3.12万吨、产值4.06亿元;2025年以来,食用菌总产量2.22万吨、总产值6.58亿元,其中,野生食用菌产量0.82万吨、产值4.69亿元;栽培菌产量1.41万吨、产值1.89亿元。
三是加工端。积极鼓励和支持食用菌企业精深加工,先后开发“干巴菌油乳腐”“山珍麦子酱”“鸡枞酱”“鸡枞油”“干巴菌油辣椒”“干巴菌腌韭菜花”“云南普莉姐菌汤包”“亿鸣油鸡枞”等系列供销食用菌产品,不断提升食用菌产品附加值。
四是流通端。近年来,全州供销系统,通过自筹自建、合作发展等方式,先后成立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中心10余个,开设电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方式,拓展食用菌产品销售渠道,促进食用菌企业增产增收,助力群众增收。先后多次组织食用菌企业(合作社)参加会议会展等,促进食用菌订单销售、提升产品知名度。